3上一篇  
2009年4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唤醒农村“沉睡资本” 支持农民创业创新
——宁波市区联社与政府共推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
童 波

  近日,宁波市区联社与江北区委、区政府在庄桥街道葛家村联合举办了“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试点发放仪式”,打包推出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把农民的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农村住房都纳入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江北区农民可以凭上述农村静态资产为抵质押,获得信用社的贷款。“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办法捆绑推出在国内属首创。

  仪式现场,信用社分别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形式向葛家村和裘市村村民授信各500万元,这标志着政银合作的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新政策正式付诸实施。

  在农村“双创”背景下,当前百分之七八十的农户有经营性收入,这些农民的资金需求量很大,但却因为缺乏抵押物而难以获得银行贷款。为了解决如何激活农村的静态资产、破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宁波市区联社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向政府提出了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的方案。江北区委、区政府对方案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了《江北区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工作的试行意见》,从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解决了信用社在办理农民的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抵质押贷款过程中的评估、抵押、流转等问题。为了提高贷款的安全性,江北区财政还设立了300万元的风险基金,并对到期无法偿还的情况作了详细的处理规定。

  农村“两权一房”贷款的推出,为农民搭建了创业平台。裘市村村民夏定经营着70亩葡萄园,资金需求量很大,每年都要为买农资的钱发愁。新方案出台后,他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了3万元贷款。“土地承包证放在箱底很多年,没想到今天派上了大用场。”夏定激动地说。

  据江北区农办测算,如果该区农民的“两权一房”全部用于抵(质)押,贷款额度将会超过百亿元,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将难以估量。

  作为政银合作破解农民贷款难题的突破性举措,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得到了中央、省、市多家媒体的集中报道和农村问题、金融专家的高度关注。浙江省政府咨询委“三农”发展组组长顾益康认为,江北区推出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在全国开了先河,将对我国城乡统筹配套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