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了解,我国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将于近期公布。规划的细则即“振兴规划六条意见”的具体化,涉及石化、化肥农药、煤化工领域。对于石化产业,主要是推动大型炼油、乙烯项目的建设,以拉动下游产业发展。对于化肥农药行业,主要是调整产品结构,稳定化肥农药产品价格,保证市场供应。相比2月份公布的6条方针,该细则是一个详细的规划,但更详尽的规划配套政策还有待制定。目前规划全文已下发各省级部门,将于近日解密。
据相关数据,我国石化行业结构性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在“高端产品供应不足,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细则中明确规定要鼓励高端产品的项目建设,实现化工行业由大到强的振兴过程。细则明确表示支持中央企业集团、骨干企业如能源、化肥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增强竞争力;完善相关产业政策、产品技术和质量标准、产业准入目录等,提高准入门槛,同时要淘汰落后产能。
此前媒体已公布了纳入石化行业振兴规划中的40个项目,包括5650万吨炼油产能、580万吨乙烯产能、330万吨PX(二甲苯)产能、180万吨的PTA(精对苯二甲酸)产能,以及300万吨的化肥产能。 而此次细则出台,则抹去了这些数字说明,只是指明了石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对于哪些产品会得到政策支持也未详细说明。
细则中明确,我国将实施化肥的国家储备制度。据专家预计,国家储备可能主要是磷铵和尿素两种产品。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化肥商业储备制。去年,我国的化肥商储数量为800万吨,而今年则是1600万吨。专家分析,尽管我国2009年的氮肥和磷肥产能都过剩但这并不代表市场的供应就是充足的。由于市场波动过大而导致的市场供应不足的隐患时刻存在。
专家分析,我国加强国家化肥储备的最主要原因,无疑是为了供需平衡。相比商业储备,国储对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也会更大。化肥的市场价波动很大,一旦价格上扬,出动国家储备,就能平抑市场价并让农民受益。
(宗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