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驻江苏记者 王丹 通讯员 董磊) 江苏省淮安市供销合作社全体干部职工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解放思想,迎难而上,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和不利影响,大力推进“五化”,推动全社系统科学发展。
一是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提高新型服务网络建设成效。全系统将大力推动县级配送中心建设,通过加大投入,招商引资、外引内联等多种方式,分别建设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烟花爆竹等县级配送中心。积极配合苏农做好投资3000万元的楚州区苏农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
二是推进组织体制创新化,提高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革“一社+一社”改造重组任务。2009年力争培植2个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基层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典型。按照创新创优的总体要求,在创特色上下功夫,在抓难点上花气力。
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成效。坚持 “四有”标准,以提高“三率”,即提高增长率、提高登记率和提高参与率为目标,全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按照“甘愿牵头办、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利让大家赚”的标准,寻找专业合作的领办、创办者。主要是围绕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农业龙头企业主、乡村干部、科技人员、供销合作社下岗人员找能人。
四是推进终端服务综合化,提高为农服务社创建成效。淮安市供销合作社提出将坚持把为农服务社真正办成基层管理的新阵地、助农增收的新平台、服务群众的新窗口、和谐社会的新亮点。力争到“十一五”期末,为农服务社覆盖全市50%的行政村。抓住由江苏省委组织部牵头在苏北兴建500个为农服务中心的机遇,努力提升部门共建水平。
五是推进主营业务龙头化,提高本级经济发展成效。淮安市供销合作社市、县(区)两级供销合作社将精心谋划好本级企业的规模扩张和科学发展,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规模经营、管理科学、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并促使其充分发挥骨干支撑和带动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