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故里满园春,佳茗引来爱茶人。4月21日-23日,中国·浙江绿茶大会暨第三届中国绍兴国际茶文化节在绍兴诸暨市隆重举行,来自10个国家的1200多名业界领导嘉宾、茶叶专家及客商云集西施故里美丽的诸暨。
本次绿茶大会和茶文化节以“绿色、健康、创新、富民”为主题,通过万人品茗活动、名优绿茶炒制大赛、精品绿茶博览会、中国绿茶发展研讨会、中国针形茶联盟成立大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第四届代表大会及茶乡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着力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弘扬茶文化,繁荣茶经济。
近年来,绍兴绿茶在全国绿茶中的地位日益凸显,2008年茶叶产量占全省1/3、产值占全国的1/10。诸暨市荣获中国无公害茶叶之乡,新昌县、嵊州市也成为有名的茶乡。绍兴把实施茶叶品牌战略作为发展现代效益农业的突破口,在创品牌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茶产业发展迅速、特色鲜明,打造了大佛龙井、诸暨绿剑等国内外知名品牌,茶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诸暨,是越国故都、西施故里、“枫桥经验”诞生地。由于地处浙江省中北部,是浙东丘陵山区和浙西丘陵山区两大地貌的交接地带,境内生态自然环境优越。大部分山林茂盛,植被资源丰富,溪流密布,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种植,为茶叶的优秀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早在唐代,诸暨就是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南宋称诸暨石笕岭茶为“越产之擅名者”,明时东白山茶被充作贡品“岁进新芽肆筋”。如今的诸暨市委、市政府更为重视茶叶产业发展,把它列为十大农业块状经济之一。从茶树良种化,茶厂优化改造,打造名优品牌,通过HACCP、ISO9000、ISO14000等认证4个方面加以扶持。围绕“茶业增效、茶农增收”的工作目标,诸暨大力发展优质良种茶园。现有茶园面积11.9万亩,2008年产干茶6013吨,产值2.7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400吨,产值2.49亿元。诸暨主产绿剑茶、石笕茶、云剑茶、笔锋春茶、西子丽人茶等名优茶,以及珠茶、蒸青、炒青等大宗茶,全市已形成以东白湖、浬浦、璜山等乡镇为主的石笕茶产区,以马剑、同山、草塔等乡镇为主的针形茶产区和以赵家、枫桥、东和、东白湖镇西岩片等乡镇为主的越州龙井产区。茶产业已经成为诸暨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诸暨综合实力持续上升。已连续九届荣获“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称号,位居2007年度中国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县级市第六。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95.89亿元,财政总收入50.3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5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1612元和25678元。
本次节会由国家农业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绍兴市人民政府、诸暨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协办。对绿茶产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展示机会。这一依托“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将进一步推动茶企业外拓市场,使文化传统特色与现代气息相得益彰,让浙江绿茶香飘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