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苏南京市北郊六合区马集镇有一座5000亩的天然水池,叫河王坝水库,这里水天一色,天上白鹭成行,水库野鸭成群,水中鱼虾游荡,水资源十分丰富,是投资开发的理想之地。水库旁边有个村庄,叫尖山村,全村共有人口3050人,大部分人都外出打工,仅有300多人留守在家一边务农,耕种着 5000亩农田,一边兼营家禽、水产养殖,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温饱生活。村里有个人,叫张天祥,正是他,带领村民们搞小龙虾养殖,走多元化经营方式,与村民们一道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乡亲们亲切地称他是“共同致富的带头人”。
瞄准市场抓住商机
前几年,许多人迷上了吃小龙虾,于是精明人士利用小龙虾做起了大文章,从城市到乡村龙虾馆遍地开花,离尖山村不到75公里盱眙县每年还举办盛大的“国际龙虾节”,吃得小龙虾无处藏身,市场上供不应求,时常有人到尖山村附近的河王坝水库来打捞小龙虾。这时,张天祥瞄准了龙虾养殖这一商机,他经过分析和调研认为,河王坝水库水质条件较好,比较适合养殖小龙虾,于是,他决定放弃在外年收入几十万元的承包工程,返乡从事小龙虾养殖。对于他的举措,包括亲友在内的许多人不以为然,一来认为他放弃承包工程太可惜;二来觉得小龙虾养殖季节性太强,未必赚大钱;三来担心风险太大,毕竟缺少经验。而张天祥却信心百倍,他大胆地承包300亩水面开始了小龙虾养殖。
合作经营共同致富
这时,村里有部分农户也跟着搞起了小龙虾养殖,但由于规模较小,难以形成气候,每天能供应市场的小龙虾只有十几斤,且个头较小,加上各自分散销售,常常被商贩们压价收购,严重影响经济收入。针对这种情况,张天祥在市区农林局、市水管科及村党支部书记陈长银鼓励和扶持下,于2007年8月成立了“六合区河王龙虾专业合作社”,并被推举为合作社负责人,并将地产小龙虾注册为“河王”牌商标。据张天祥介绍,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有两大好处。其一,养殖户可以经常组织交流,共同提高养殖技术;其二,统一价格,掌握对外销售主动权,可以避免商贩压价,从而使养殖户得到最大的收益。该社现有社员20多家,他们引导养殖户科学、有序、规模发展,使当地村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
帮助社员做大做强
“是他把我从贫困户里拉了出来。”记者在采访张天祥时,遇到了正来合作社请教龙虾养殖问题的困难户李维信。他激动地告诉记者,“在没有加入合作社以前,我的生活条件很不好,看到村上的村民加入龙虾养殖合作社后经济收入高了、生活条件好了,虽然想入社,但由于没有足够的钱去合作社购买虾苗、饲料,从来不好意思提出来,也只是和其他村民聊天时说说罢了。可张天祥听到这个情况后,带着虾苗、饲料主动来我家,并对我说:‘虾苗你先拿去养殖,饲料不够你再来合作社取。’一年后,我钱也赚了不少,但每次给张天祥虾苗和饲料钱时,他都一再推辞。”张天祥还经常给那些没有经济实力的贫困户、低保户免费供苗,提供技术指导,让他们真正从贫困中走出来。
“目前,我们的小龙虾不但满足当地市场,还远销到南京、安徽、无锡、常州等大城市。”张天祥说:“自己富了不算富,我要带动周边的农户共同打造千亩龙虾基地,共同迈向小康生活。”下一步,张天祥将带领养殖户扩大规模,打造千亩龙虾养殖基地,并采用清洁化、高效、规范、科学化养殖,使每亩水面的经济效益达到5000-6000元,使养殖户的经济收入进一步提高。
(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