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棉花糖·化肥“国储”
——来自民间的一些声音
□ 坤哥

  有媒体称, 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中明确,我国将实施化肥的国家储备制度,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化肥“国储”制度已经确立。对于化肥“国储”制度,民间发出的声音此起彼伏,你方唱罢他登场……现将有代表性的一些读者、朋友、业内人士的来函来电稍作梳理,共同商榷。

  其实去年11月份就有组织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关于建立中央化肥储备制度的报告》,“喜欢你任性时候的可爱模样 ,好象失意时投下的阳光”。该报告认为,建立国储制度可以稳定生产企业的生产预期,降低生产企业库存积压的风险,提高化肥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防止企业停产损失,稳定产量,解除生产企业的后顾之忧。“有时用等待慢慢代替了感伤 ,需要去付出多一些互相体谅”,该《报告》还认为,从实施4年多的效果来看,由于化肥商业淡季储备制度以企业储备、政府贴息、市场运作、自负盈亏为原则,经营性、市场化特征比较明显,但是与企业利益直接挂钩的集中招标、集中收储方式也容易引发市场的异常波动,遇到化肥市场巨大波动,商业储备无法有效抑制肥价上涨。言下之意,国储就可以有效抑制肥价上涨?“真的想带你一起流浪沐浴阳光,去完成温暖的想象”。

  听上去很美好的一件事情,问题是谁去牵这个头呢?这杯羹如何瓜分呢?人们很容易想到,国家曾经的中央统配化肥,那是1998年以前的事了。转了一圈,回到十余年前,莫非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统一计划、统一收购、统一调拨、统一核算”重操旧业,卷土重来?那会不会再次出现人人喊打的“条子腐败”、“批文腐败”呢?当然也许有人会以为,这种说法是比较偏颇、比较偏激的。

  比如说牵头或执行这件事,会不会真的就是今年3月3日权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的,“化肥国家储备确实已在开展前期工作。中央化肥储备制度一旦建立,**(某单位)应当会从中分到一块大蛋糕。”这么大的一件“工程”,应当会从中分到一块大蛋糕,就这样“名花有主”啦?是谁曾经说太幸福会缺氧! 无语……依然无语……一直无语……

  有些省级农资公司反映,他们在当地拥有其他外来势力所无法比拟的“天时”、 “地利”与“人和”,既然2008年12月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国家将加快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并允许各类投资者进入化肥流通领域,很显然国家是想通过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化肥流通领域,以此来完善化肥销货渠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从而完成化肥价格从政府指导调控到市场定价的逐步过渡,所以他们这些实力不可小觑的省级农资公司,更加愿意更加企盼能够公平竞争,愿意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氛围里为化肥“国储”尽心尽力,尽美尽善。心需要更坚强 ,不退 让,不绝望,爱在我们心间 悄悄绽放 ,就是天堂。

  不管民间的声音是不是杞人忧天,一些大型生产企业积极要求参与到化肥“国储”这项工程中来的想法不应该是痴人说梦,不应该是望“储”兴叹,而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人们普遍认为这与细则中明确表示的“支持骨干企业为能源、化肥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增加竞争力”并不矛盾,生产企业参与“国储”,应该更加具有实力,更加具有优势,更加深入人心。据悉这在商业淡季储备中已经有所显现,“你是我心中的棉花糖,甜蜜的梦想,彼此牵起的双手,谁都不要放”。

  “童话里的浪漫需要用心去培养”,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企业往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因此,商业储备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起到平抑化肥价格的作用”,正如一位省级农资公司老总所讲,谁又敢保证执行化肥国储的某一些企业就不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将这些弊端一扫而尽呢?

  “去眺望在远方,悉数快乐和希望,展开翅膀我们自由飞翔”,我们也听到了明确的表示,从市场流通也好,从价格改革也好,化肥市场化的方向是非常明确的 ,走市场化的道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计划经济已经证明有很多弊端,市场经济的方向不会变。“自由的去游荡,爱在我们心间悄悄绽放,许下愿望”。

  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就不会有人认为这些来自民间的声音是针对哪些组织哪些企业哪些个人的,而是在寒冷的时候人们难免会彷徨,不仅仅是那些弱势群体。爱总会守在某个地方,建造起围墙,我们重复着那句话,只要有益于“三农”,有益于国家,有益于市场,有益于企业的政策都是好政策,化肥“国储”的有效实施与落实也正是如此,一起去等待着那道曙光,就是我们心中的棉花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