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以来,四川省达州市工商部门在深入开展“红盾打假护农”执法行动中,集中全力加强对种子、肥料(主要是复混肥)、农药、农机及零配件等4大类农资商品的监管,围绕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和重大案件,切实注重“五突出”,进一步强化“五检查”,不断加大巡查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农资经营违规违法行为,竭力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尽心尽力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赞扬。
注重“五突出”,即:突出重点季节,在春耕农时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突出重点地区,把农资集散地、农资生产企业和农资批发企业以及乡镇无照经营、临时经营者作为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的主战场;突出重点市场,把信誉差、屡查屡犯的农资市场作为工作重点;突出重点品种,把水稻、玉米种子、化肥、农药作为检查重点;突出重大案件,严厉查处性质恶劣、影响面大、后果严重的案件,有效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强化“五检查”,即:检查证照是否齐备合法有效,检查进货渠道是否正规合法,检查进货票据是否齐全有效、进销货台帐是否建立,检查商品实物是否与进货票据相符,检查商品质量是否过期、失效、变质,是否有掺杂使假、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各县(市、区)工商部门在具体的整治行动中,分别开展了独具特色、针对性强的专项整治行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工商部门共出动执法车辆260台(次),执法人员2260人(次),检查农资经营企业(门市、个人)3130余户(次),查出假冒“杀虫单”、“扑虱灵”、“三环唑”等农药20000袋,重量达1000多公斤,查出无照经营化肥5户、无照经营种子3户、超范围经营饲料、农机个体户15户,取缔无照经营18户,发出责令限期改正市场预警通知16份,抽检过磷酸钙、复合肥料、复混肥等6个牌子,抽取样品8组,涉及被检化肥500余吨。同时,受理农资消费者投诉12件,为农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2万余元。通过专项整治,全市农资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农民利益得到保护。 (青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