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中 我无比幸福
五年前,我从山西慕名来到北京,在茶馆工作。入职后,才知道茶馆对员工的要求是这样严格,因此,最初的时候我感觉压力很大。除了定期的业务培训,店长还经常组织我们进行模拟演练,由老员工扮演客人,把服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可能遇到的麻烦都安排在里面,培养新员工的应变能力。同时,店长还要求我们要把客人当作亲人和朋友。虽然这只是简单的一句话,真正做好却也是在经过了很长的过程之后。
一次工作例会上,店长考核茶艺员的冲泡技能,员工们轮流在台上表演,台下的其他员工做评委,对表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轮到我做表演的时候,我心里很紧张,几处细节没有注意到,表演过程中取放茶具不能有跨越的动作,拿放茶具轻、准、稳,动作要柔美等好多地方没有做好。会后,店长把我单独留下来练习,手把手指导动作,并且告诉我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茶艺师的重要。我记得很清楚,那天一整天我都没吃饭,一直练习,已经废寝忘食了。在接下来的一次展示过程中,我的茶艺演示得到了同伴们的认可,心里美滋滋的。
2005年,我参加了中级茶艺师资格培训,并顺利通过了考核。随着经验的增加,我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经常代表茶馆参加表演活动。2006年,我参加北京市茶艺师青工技能大赛。我在参赛前做了精心的准备。下班后就抱着参考书学习,开动脑筋设计茶席,准备解说词,挑选所需茶具……比赛终于来了,我登上了表演舞台,在优雅的背景音乐声中全身心地投入了表演。那次的表演很成功,谢礼后,观众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时候,舞台上的我感到无比幸福。(王倩)
做个半路出家的男茶艺师不容易
我的家乡在湖北,那里不仅产茶,而且人人都爱喝茶。但是家乡人喝茶,就是抓一把绿茶往杯子里一放,冲上水就喝了,所以我一直不知道什么是茶艺。直到有一天,一位好朋友拉我去茶馆,茶艺小姐一边表演茶艺一边给我们讲解介绍。我才知道原来茶叶有这么多种类,原来喝茶可以这么讲究。一下子,我喜欢上了茶。由此,我对茶馆工作产生了兴趣。机缘巧合,朋友告诉我北京五福茶艺馆正在招聘茶艺员,我立即参加了应聘。
我对茶是半路出家,不甚了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直在学习。最让我欣慰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及经验的积累,我顺利地通过了茶艺师的各项考核,取得了国家高级茶艺师证书。并且利用茶馆这个平台充分展示着自己的才能。
在人们眼里,茶艺师工作一般都是女孩子在做。作为一名男茶艺师,在工作中面对的问题可不少。一次,有一桌客人点完茶后我非常热情主动地上前服务,当我准备好茶具正要为他们冲泡时,其中一位客人开口说:“小伙子,能不能给我们换一位女茶艺师来做表演,不然我会觉得不自在。”我一愣,很尴尬地笑着答应了。但是下来后我想了很多,男孩子在茶馆里工作是否真的有发展空间呢?在我犹豫、动摇的时候,公司经理找到我谈话,给我做思想工作。他说:“你要做好这件事,要想在这个行业有所作为,就不能把眼光只盯在泡茶这样具体的事情上面,一定要跳出来看,这样有些事就容易解决了。”
在以后的时间里,上班时我要求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为客人服务。客人来店里消费的不只是一杯茶水,他们想要的是坐在茶馆这种“第三空间”里所能享受到的精神愉悦和放松。而茶艺服务工作在某些方面就是满足他们的这种需要。明白了这个道理,我的心态也就好了一些,工作自然就顺利了许多。
在工作中我结识了很多茶馆的会员,他们喜爱中国茶,有很多甚至是很懂茶的人。于是,我和他们成了“以茶结缘”的好朋友,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从他们那里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之外的知识。更难得的是,有些会员朋友还将家里珍藏的极品茶叶带到店里来和我们一起分享,共同品评。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很感动,因为他们并没有把我们当作服务员,而是当成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想,天底下有哪个行业的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美好呢?“天下茶人是一家”,这也是在茶文化的熏陶下,在茶馆氛围里所特有的吧。
(曹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