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布衣、儒雅、坦率,这便是中国首家“私人茶师”服务机构掌门人道元给人的第一印象。道元本名田洪宾,祖籍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现为国家级高级茶艺师、高级评茶员。10年来一直致力于商务茶文化的推广,对茶道有着深入的研究。
十几年前,年轻的道元因相貌神似伟大领袖毛泽东,应邀参加《少年毛泽东》剧组面试,结果虽未选上,但北京之行使他开阔了眼界,不甘失败的他决定留在北京闯一闯……
北漂的日子里,道元生活得劳累却很充实,白天跑龙套拉广告,晚上在酒吧打零工,日子在平淡中悄然渐进。道元总觉得生活中少了点什么,偶然的机会,在一次彝族年聚会上,云南老乡边冲泡着陈年普洱茶,边讲述起普洱茶神奇的故事……道元越听越入迷,似乎感到自己终于找到了生活中的那份缺失和今后人生发展的方向……从此,他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道元对茶还一无所知,但他骨子里透着一股彝乡人执着的钻研精神。他首先购买收集了大量的茶书,不断地阅读、省悟,常常挑灯夜读、废寝忘食,并用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到处购买茶样,亲自品尝、分辨,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道元对茶有了新的认识。1999年初,道元辞去了所有工作,和一位福建朋友合作,在北京朝阳春秀路开设了他事业上的第一家茶庄,从此正式踏上茶叶经营的道路。
为解开对茶的种种疑惑,道元于2000年果断作出决定,开始全国产茶区的学茶之旅,四处拜师学艺,虚心求教。到目前为止,除了台湾茶区,其他的产茶区基本上都留下道元的足迹。从茶中渐渐取得了一定造诣的道元,在茶行业里逐步升级为茶事顾问……
为了理论和实践更好的结合,2001年,道元在朝阳区左家庄独自开设天际茶庄。由于北京人喜欢喝花茶,道元一方面努力拓展业务,一方面加强对其他茶品的学习。当时,普洱、铁观音、大红袍、台湾茶等茶品的市场化刚刚开始,很多书上的茶品都不好买到,道元总是想方设法,费尽周折地找寻……
2002年,道元进驻北京马连道一商茶城做茶叶批发,店名“品茗坊”,主要经营传统工艺加工的茶品和远年老茶。2003年,受“非典”影响,茶叶经营处于低迷时期,道元开始转行投资经营医疗设备,而让他的妻子坚持做茶叶经营,并把所经营的产品多样化,除了茶叶外还增设各式茶具及各地的特色茶摆件……道元虽然转行,但工作之余的他依旧学习和研究茶,每到一个城市,他都要挤出时间,逛遍当地大小茶店,和懂茶人士交流,求学、取经……
随后的几年里,道元在学习感悟中做经营。顿悟出“舍”与“得”的真谛,“人生有舍才有得,这样才是完美……”2005年,道元因工作调动到济南发展但始终割舍不了对茶的挚爱。同年,他在济南注册了“淳馨找茶文化精社”,主要将历年收藏的老茶陈列出来和朋友分享,教更多的朋友识茶、懂茶,并为客户设计定制与企业文化切合的茶礼品。
2006年,因茶感悟良多的道元,毅然选择离开在医疗行业收入颇丰的工作,决定专心做茶。由于济南经营近三年,茶社早已小有名气,慕名而来的顾客越来越多,在满意、顺心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好的想法和建议。道元一概虚心接受,并逐步研制出“姿嫫哥妮”、“阁罗萌”等一系列预防三高的代用茶专利产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道元经营的产品和经营风格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为更好的服务客户,提高产品品质,提升品牌含金量,针对爱茶人士、高端客户和私人会所在济南开办中国首家“私人茶师”服务机构,为客户定制“私珈藏”品牌茶叶、茶器,培训专职“私人茶师”,提供专业茶道服务。
通过多年的学茶奉茶和所见所悟。道元总结得出了六句茗言:“茶师论茶,叶夜功夫;茶商论茶,泡泡好茶;茶博论茶,好水好茶;茶客论茶,顺口最佳;茶痴论茶,纵横天下;茶人论茶,法无定法。”道元笑谈,自己已经经历了其中的几个角色,“其中,虽然艰辛却倍感欣慰,正努力追求新的角色。”的确,淳馨找茶路漫漫,私珈藏宝奉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