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5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玉麟”让瓜农脱贫致富


  “从开拖拉机到开奔驰车”

  “如果要给箬横西瓜合作社社长彭友达写一本书,应该叫做《从开拖拉机到开奔驰车》。”浙江温岭箬横工商所副所长陈时良风趣地说。

  品牌农业让温岭的农民尝到了甜头,本来一两元一斤的西瓜,因为有了“玉麟”商标,可以卖到四五元。彭友达富了,箬横西瓜合作社的社员也富了。社员种植西瓜亩均纯利3650元,户均净收入在8万元以上,箬横镇仅西瓜一项就为农民增收500元。从2001年创立初期的20个社员到现在的129个社员,箬横西瓜合作社在全国8个省份建立了13个生产基地,带动几万农户种植西瓜1.3万亩。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几万农户脱贫致富。

  1992年春天,彭友达去新疆农科院高价引进了0.15公斤的“8424”良种西瓜籽,在自己的0.3亩地上进行了西瓜大棚试种。谁知,彭友达试种成功的这种小型瓜,拿到路桥市场上竟出乎意料的畅销。

  初战告捷,彭友达尝到了科技的甜头。他把自己种大棚西瓜成功的消息告诉村民们。1993年,彭友达带头种了20多亩,还带了好几户一道种西瓜。为了使引种的良种西瓜更甜、更脆、更爽口,彭友达首先科学种植。他采用营养钵育苗,双地膜覆盖,使西瓜应市提早;他选择地势高排水条件好的地段,连片种植,隔年轮种,来预防西瓜病害;他做到合理施肥,氮磷钾搭配。他把这些科学种瓜的成功经验无私传授给村民们,并且手把手地传授栽培技术。

  打品牌之战赢得市场   

  1999年开始,彭友达采摘了本地的西瓜后,又带领乡亲们南下广东种西瓜,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亩。西瓜种多了,没有品牌卖不起好价钱,没有销售公司也无法将西瓜销往外地。怎么办?彭友达为此又动起了脑子。1999年,彭友达给自己的精品西瓜起了个响亮名字:“玉麟”,所有西瓜实行种植、质检、包装和销售“四统一”。 品质优良的“玉麟西瓜”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在历届省农博会上大出风头。在各地的水果摊位上,“玉麟”牌、“8424”也成了高价西瓜、精品西瓜的代名词。为了消除瓜农的后顾之忧,彭友达又办起了箬横镇农贸服务公司,自己担任公司总经理,一到西瓜上市,每天向上海、杭州、江苏、广东等地市场销售本地的“玉麟”牌精品西瓜几十大货车。2001年5月,彭友达到杭州新塘路开了家西瓜精品店,打出“彭氏玉麟西瓜”的牌子卖西瓜。如今,他的精品店已经发展到150多家。

  尽管箬横镇的西瓜种植面积已经不小,但单门独户的小生产仍无法适应大市场的竞争。为了把西瓜产业做得更大,使质量、品牌都能得到提升,2002年初,他与29户农民正式组建了箬横西瓜合作社,按照股份合作制方式,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和分配,彭友达任社长。合作社实行提供瓜苗、技术培训、生产标准、物资供应、合同订立、使用商标、市场销售、结算分配等“八统一”,专门从事“玉麟”牌西瓜的标准化生产,到现在,成员已经发展到了252户。2005年,全社销售额达1亿多元,利润高达2000多万元,社员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现在,合作社联结的农户有8200多户,联络西瓜贩销人员1500人,产值5亿元多,成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单位。西瓜种植基地也从温岭延伸到广东、海南、江西等8个省,13个基地,共有面积1.3万亩。

  “玉麟”牌西瓜也赢得了一系列荣誉:浙江省名牌产品、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浙江省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浙江省著名商标,玉麟西瓜生产基地也被认定为浙江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随着工价上涨、土地日趋紧张,彭友达又将目光瞄向了国外。2006年8月,他带领50余位社员组成了跨国种瓜队,在缅甸租下6000多亩土地,成为第一个走出国门吃“螃蟹”的瓜农。这一年,彭友达为温岭瓜农净赚了100万元。目前合作社在缅甸已经有了种植基地,接下来彭友达打算向越南、韩国等国家发展,让“玉麟”牌西瓜真正成为世界的品牌。

  (王向阳 陈雪锋)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