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5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钾肥暴利时代或将过去

□ 崔明慧

  2009年钾肥行业并没有走出2008年下半年的低谷,虽说市场曾有分析称2009年下半年钾肥市场有望回暖,但从目前行情来看钾肥似乎难回鼎盛时期,该产品的暴利时代或将过去。

  2月初受北方市场季节性需求拉动,钾肥行情回暖(尤其是大颗粒氯化钾和颗粒硫酸钾),价格一度从春节前的3000元/吨略高水平反弹至4000元/吨以上,但此次采购热潮过于短暂,至3月初市场再次趋于平淡,而且中化、中农、盐湖集团相继出台的新价格让市场陷入恐慌,价格再度变得不明朗;至4月份市场几乎完全进入淡季,钾肥再次上演春节前的价格下滑战,并在金融危机的肆虐中痛苦挣扎。

  与此同时,国际钾肥市场也不乐观,虽然几大钾盐巨头纷纷限产裁员(2009年减产量将达550万吨)力图保价,但高价似乎难保。由于各国库存尚比较充足,1、2月份买卖双方始终僵持,终于在3月初BPC宣布将把销往巴西的3-5月氯化钾价格降低25%(到岸价750-765美元/吨),见此状国际高端价格纷纷回落到该基准线上,并陆续有小批量成交,订单量大的标准氯化钾到岸价还可为735美元/吨。但市场并未因此而稳定,目前国际买家都在怀疑该价格能否保持住。

  导致钾肥价格下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需求疲软。信贷危机突袭、全球经济萎缩、各领域产品滞销,导致化肥的终端用户农民种植的蔬菜、水果、粮食卖不上价,农民种粮积极性大打折扣,何谈买肥,更何况是暴利的高端产品--钾肥。下游复合肥厂家受销售不畅以及原料价格波动影响,不敢批量采购原料,尤其是价格波动最大的钾肥,多数复合肥厂都选择缩减钾含量,或是采购国产小厂的低价54%、57%氯化钾,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这导致进口氯化钾销售异常清淡;而且目前部分复合肥厂家使用脱氯设备,用氯化钾和硫酸就可生产硫基复合肥,这进一步遏制了硫酸钾的销售。

  虽说我国钾资源匮乏,但近年来我国也在不断开发国内外潜在资源。氯化钾方面:位于邛崃道佐乡的邛崃市鸿丰钾矿肥有限责任公司首期生产区将生产氯化钾等5个主打产品及衍生的100多个品种,二期工程为年产20万吨优质氯化钾及附属产品,三期工程为年产100万吨优质氯化钾及附属产品,并规划在2015年完成整个工程建设,邛崃将成为西南最大的氯化钾生产基地和创新基地;另外4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核准云南中寮矿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在老挝头见光卤石采购及氯化钾加工项目。据悉,老挝、泰国钾盐矿床是亚洲已发现的最大的钾盐矿床;而且藏格钾肥与瀚海集团成功并购标志着企业间的整合将进一步促进国内钾资源的合理开发。硫酸钾方面:2008年底国投新疆罗布泊120万吨硫酸钾一期项目已正式投产而且货物也已投放市场,到2014年,罗布泊钾肥基地将建成每年300万吨的钾肥生产能力,从而成为全球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今年硫酸钾镁异军突起,国内硫酸钾镁厂家希望可以成立一个联盟机构来促进天然钾镁肥业的发展。据了解,该产品适用于任何作物,尤其是各种经济作物,并将成为硫酸钾的换代品。这将进一步提高国内钾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国内硫酸钾长期依赖氯化钾生产的高成本局面。

  因此未来4-5年,国内钾资源将得到改善,进口钾肥也会相应减少,国内钾肥价格垄断局面有望打破,届时国内钾肥价格或将不受国际钾肥巨头的控制。目前在经济大萧条下,我们应重新审视国内钾资源的用量以及进口量,国产钾和进口钾的比例是否仍为3:7。今年与外商的大合同谈判还在僵持中,受国内需求疲软和库存较充足压力,谈判中国际钾盐巨头面临压力,合同价格或将回落到450-500美元/吨。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