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市安监局举办的今年首期区县领导干部安全培训时,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提出了感性素质低将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的新观点。他指出,感性素质高可以让员工更加热爱生活,工作中自觉注重自身安全。因此,培养员工感性素质能够有效推进安全生产。
所谓“感性素质”,是指人感受世界美好、体验生活幸福的能力,它产生了人对良好生活环境的需要与要求。人们都喜欢真、善、美的东西,但如何寻找发现以及发现后如何珍惜,就取决于感性素质的高低。而感性素质跟感性环境息息相关,但是良好的感性环境却是我国企业现阶段所欠缺的。企业生产效益背后,有多少人付出了生命和健康的代价,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有健康的感性环境!这种情况的出现跟企业管理者感性素质低、思想麻木有关。可见,提高感性素质,可以让管理者更好地注意细节,从经验中总结教训,以人的生存需要为本,也可以让职工珍惜生命,以人的感性需要为本,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但是,现阶段要通过实现全民感性素质的提高来实现安全生产任重道远,需要长期的努力。感性素质的培养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
我国企业目前很少引进艺术教育的课程,很多企业把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当成艺术教育,大大削弱了艺术教育培养人感性能力的作用。感性能力是不能通过知识的学习来获得的,艺术教育必须把培养感性体验能力,培养对良好感性环境的要求放在核心的地位上,否则就不能实现其作用。
当前,国家正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安全也是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要求生产企业在努力培养职工的操作技能外,引进艺术教育的课程,注重职工的感性素质,让职工感受到安全生产的幸福感,自觉投身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