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11”江苏丹阳职工宿舍爆炸夺去11人生命的伤口还不曾愈合,北京5月5日晚再发一起工地爆炸起火事故,事故造成40余人入院治疗。
5月5日晚上9点58分,北京朝阳区东大桥南三里屯西14号院的一处在建工地民工宿舍发生爆炸起火,截至6日下午,36人仍在住院治疗,其中两人烧伤面积达到60%以上。此次涉火面积约150平方米。
爆炸发生后,救援工作一度由于工地所在的地方道路比较狭窄受阻。晚上10点30分左右,工地的火势被扑灭。
北京市消防局通报,此次火灾为燃气泄漏引发。
疑点一:厨房宿舍一墙之隔
该工地的生活区和工作区相连。厨房位于平房南侧,与工人床铺只有一墙之隔,厨房里有2个高约1.5米的大型煤气罐的厨房。有工人称,厨房内的煤气罐爆炸后,迅速将工人宿舍引燃。
疑点二:专业人员未及时修
有负责人称,事发当天,他们发现厨房煤气罐的底部有缝隙,感觉有煤气泄漏。给送煤气的公司打电话,但一直无人来处理。“人家说暂时来不了人,让我们先把煤气罐搬出来。”
疑点三:几间宿舍一个出口
事发宿舍是几间被改造的平房,屋内共住了87名来自江苏、河北等地的农民工。几间屋子共一个出口向外。
短评:本报3月31日刊发了《工人应该住在哪里》的文章,探讨农民工居住环境和条件的问题。对工人来讲,条件差一些、住得不舒服都可以忍受,但是连最基本的安全性都保证不了,那工人的生命安全谁来保障。“3·11”江苏丹阳民工住房爆炸导致11人丧生,之后各地也都有检查民工居住环境的行动。不料才刚过去一个多月,北京再次发生在建工地爆炸起火的事故。此次的罪魁祸首是那个“已经开始泄露”的煤气罐。可是事实上,煤气罐没有错,错的是建设单位让厨房和宿舍离那么近;错的是送煤气的没有及时来处理——对普通人来说,煤气属于危险物,操作处置不当都会发生爆燃。但是既然有用户反映煤气罐泄露,却为何一直没有专业人员前去维修,何故?我们期待解释,更期待改变。(李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