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北川全县15万人中,近8万人是茶农,涉茶人员超过10万人,茶业状况直接影响到北川人民的生活。5·12地震后,茶业恢复成为灾区重建的重要内容。在包括安溪产区在内的整个茶行业的援助下,在灾区人民自救自助的努力下,茶园得以重建,茶场修缮一新。震后春茶又遇到了新的问题,不过很快,交通运输不畅和茶叶滞销问题引起了销区的关注。各地市场以不同的方式,伸出了援手……
安 溪
助力灾区重建 乌龙茶
成套加工设备运往汶川
近日,由福建安溪某机械公司生产的首批3套乌龙茶成套加工设备从安溪启程运往四川地震灾区,将提供给汶川县映秀镇九寨茶叶公司。这3套乌龙茶加工成套设备涉及机台30多台,包括摇青机、炒青机、速包球茶机、球茶整形机、松包筛沫机、真空包装机等,可实现从采摘到真空包装的全过程茶叶制作加工。由安溪茶业学校捐赠的数千本科技图书也同时运往汶川,帮助灾区孩子学好知识,支持当地学子求学成才。
据该机械公司负责人陈加友介绍,自今年2月份接到订单以来,在安溪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该公司加盖生产车间,赶制茶叶机械,公司员工更是以主人翁的态度,为能向灾区人民奉献一份爱心,主动加班加点,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机械生产加工任务。(谢德炳)
成 都
灾区茶叶义卖在成都启动
尚小兰是在废墟中掩埋了101个小时的茶厂女工。5月9日,她作为捐赠对象,来到了成都百花潭公园灾区茶叶义卖活动的现场。据了解,此次参加义卖的茶叶均由川茶集团从极重灾区的茶企收购而来,此次义卖的全部收入,将援助像尚小兰一样的特困户。
在北川有着10万茶农,他们一年的收入来源就靠卖茶叶。一年前的地震将不少灾区的茶厂毁于一旦,茶农们也失去了生活的来源。茶厂要恢复“造血”,与茶农们恢复生产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尚小兰介绍,自己所在的茶厂在地震中全部损毁,在异地选址重建,去年就复工了,“灾区很多茶企都复工了,现在我们的效益都不是很好,但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她现在一个月也只能领到五六百元,但她非常乐观,“茶农和我们茶厂女工们,都会靠自己的双手去奋斗的。”
据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义卖茶叶均来自北川、安县、平武等地茶企。义卖活动就是要帮助灾区茶企提高知名度、打开销路,恢复造血功能。此次义卖的茶叶全部由灾区茶厂生产,义卖款以及主办协办单位的捐款,将用来资助北川的20名特困户代表,每户将得到5000元的资助。据介绍,本次茶叶义卖活动为第一次,以后这种义卖活动还将延续下去,帮助灾区茶企打开销路,叫响品牌。(江玮)
拉 萨
北川人千里赴藏卖茶
今年4月初,倪天德带着家乡的北川绿茶来到拉萨。临行前,他曾对自己工作的茶厂许下承诺:“为了茶厂,为了北川人,这次我一定要干出个样儿来……”
“那一夜,我目睹了北川春绿茶厂瞬间倒下的情景,茶厂的厂房在天摇地动中四分五裂……”当倪天德再次回忆起当初的那一幕时,眼泪禁不住又一次模糊了他的眼睛。“在那次灾难中,我们茶厂的30多名工人都被夺去了生命,他们大部分都是为春绿茶厂做出过贡献的人。”抽泣中,倪天德不愿再多讲那些让他痛不欲生的往事。他说,既然上天让我和其他100多名茶厂工人活了下来,我们这些幸存者就有责任和义务把茶厂重建起来,为北川的发展尽一份力。
看着后山那些一天天长出来的茶芽儿,倪天德和茶厂的工人们决定在搭建的活动板房里临时建起一个茶厂。一番努力后,临时茶厂总算搭建好了,采茶、制茶、包装,看着一包包精制的绿茶重新面市,骄傲的北川人笑了。
带着茶厂的厚望、带着北川人的嘱托,今年4月初,倪天德只身一人千里迢迢来到了拉萨。经过几天的考察,倪天德在娘热路蔬菜批发市场租了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店面,开始了北川绿茶的销售。“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这生意还真是不好做。一晃一个月过去了,带来了几百袋茶叶,卖出去的还不到30袋,心里特别着急,没想到这段时间前来光顾的客人越来越多了,每天除了有几十个零买的客人外,偶尔还有批发商来洽谈生意。这样下去,生意一定会好起来的。”谈起自己的茶生意,倪天德充满信心地说。(姚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