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举办的“茶海之心,心灵之旅”活动,把茶产业与旅游业相对接,是凤冈新型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凤冈原本既不是产茶大县,也不是旅游强县,在凤冈应当如何把茶产业与旅游业相对接?我认为,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从四个方面入手,构建三个层次的立体架构,并且用好两个“法宝”。
首先是理念对接。目前的茶产业基本上还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农业的理念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现代旅游业的观念则是视世界为“地球村”,追求享尽眼福、口福,满足观光、休闲、娱乐、饮食住行和购物等多方面需求。这是一对矛盾的理念。要做到茶产业与旅游业的对接,首先要解决理念的对接,即在茶产业中引进现代市场经济的理念,在旅游业中倡导追求纯朴、崇尚自然的理念。
其二是资源对接。凤冈县建县历史较短,但若能用茶文化旅游资源和遵义红色之旅旅游资源以及西南民俗游、山区休闲度假游、茶海茶乡逍遥游、天然氧吧健康游、太极古洞探幽游、夜郎古道怀旧游等对接,便可创造出全新的具有茶文化特色和凤冈地域特色的旅游资源。
其三是产业对接。过去茶产业与旅游业各有归属,各不相关,好比“桥归桥,路归路”。要开发“茶海之星”特色旅游,就应当使凤冈通向国内外旅游大市场。产业对接即有实力的茶企业可投资新建旅游网点;有远见的旅游企业可投资茶产业,采取合资或合作的方式,共同新办具有茶文化魅力的茶艺、茶浴、茶疗、茶餐饮、旅游观光生态茶园,共同开发茶乡民俗游、茶道养生游等富有特色的旅游新项目。
其四是商品对接。茶文化之旅兴旺与否,很重要的一条是看其商品是否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这里所说的商品既包括物质形态商品,又包括非物质形态商品,如茶歌、茶舞、茶俗,以及各种富有茶文化特色的服务。对物质形态的商品,必须在包装、造型等方面进行改造,使之便于携带,突出地方特色和纪念意义。
在实施这四个方面对接的同时,我们还应当十分重视建立起政府、企业和农户三个层面的立体架构。政府负责制定规划、政策,打造黄金茶文化旅游线路,组织人员交流、培训,并做好协调和指导工作。企业则负责茶文化旅游网点及服务设施的兴建,茶业商品的生产和营销,茶文化服务的创新和改善。茶农则负责茶园的管护,茶乡农家乐的完善等。
发展“茶海之星”特色旅游还要用好两个“法宝”——“锦上添花,无中生有”。“锦上添花”是指广泛收集整理,深入挖掘历史和现实中与茶文化有关的资源,并通过艺术加工提升它的魅力,通过宣传扩大它的影响力。“无中生有”是根据发展“茶海之星”旅游的需要,运用文学艺术的方式大胆创新,创编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新故事、新民俗、饮茶新方式。
只要我们能这样做,凤冈的茶文化、茶产业、旅游业一定会迎来一个繁华似锦的春天,一定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也一定会像凤冈的富锌富硒有机茶一样一鸣惊人,名扬四海。(西安六如茶文化研究所 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