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宁波珠茶出口面临零利润


  近日,在浙江省宁波市鄞江镇海拔500多米的锡山上,39岁的茶农唐军良带着一班采茶工忙碌地采摘茶叶,准备用来制作初制珠茶。“夏茶中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苦味的咖啡碱、涩味的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品质不行只能做珠茶了。”唐军良认为,初制珠茶只能卖出每公斤8元的价格,和谷雨前动辄上千元的名优茶售价不可同日而语。

  宁波林业部门统计数据表明,该市茶园平均亩产值2100元,产量为8公斤/亩的名优茶贡献了近1450元的亩产值,亩产量约为90公斤的大宗茶(主要是用夏秋茶叶加工的珠茶),亩产值却只有650元。在上周举行的全市茶叶品牌建设座谈会上,专家甚至透露出让众多茶农为之心凉的信息:专供出口的宁波珠茶每5公斤仅有1元左右的利润,而且利润还有向零逼近的趋势,出口形势进一步恶化。

  “事实上,夏秋茶是我市茶产业中占有量大、开发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预期效益良好的茶叶资源,关键在于开发先进的加工工艺,同时配备相应的机械设备,生产价格比珠茶高得多的陈香茶和花香型绿茶。”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王开荣称。

  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龚淑英推算,发展特色夏秋茶产品,如果在维持现有产量的基础上,生产后发酵的陈香茶,每亩可增值2000元左右;生产特色绿茶如利用乌龙茶生产工艺,生产花香型绿茶也可增值2000—3000元。通过协调生产,宁波茶叶可使平均亩产值达到5000元左右。      (黄剑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