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盘活资产 “借鸡下蛋”
——荆州市荆储棉业有限公司改制之路
□ 本报记者 郭未名

  荆州市荆储棉业有限公司是在湖北省棉花总公司沙市转运站的基础上改制组建,具有 80多年历史,现在岗职工不足 50人。公司改制成立以来,努力盘活资产,“借鸡下蛋”,逐步恢复发展。三年来,主副营收入 850 多万元,平均年纯收入是改制前一年的近一倍,固定资产和大型维修改造投入 200 多万元,提折旧148万元,企业效益逐年攀升,员工收入年年递增,一举扭转了近十年的亏损局面。

  正确定位  恢复发展

  公司创建之初,在岗员工四十多人,承担老企业供养人员 87人,欠外债600多万元,生存十分困难。针对现状,董事会制定了二十字的治企方针,即“稳定、开拓、发展三块结合,诚实、守信、服务内外兼修”。稳定就是办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抓好副营收入;开拓就是抓好棉花贸易和棉花贸易的代理业务;发展即发挥仓储优势,抓好棉花代管代储业务。同时规定,副营业务收入比较稳定,全部用于解决供养人员的经济待遇,按规定逐月发放;主营业务收入存在市场风险,收入和效益与在岗员工的工资待遇挂钩。目前,公司副营收入稳中有升,主营业务年年大幅度上扬。仅 2007 年,公司代储代管棉花的业务量是 2005 年的三倍,同时在当地农发行的支持下,公司做棉花质押业务达 9800多万元,当年达到 3000多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盘活资产  借鸡下蛋

  维修改造老库,提升使用价值。公司筹集资金数十万元,维修年久失修的库房,扩建了露天货场,对闲置近十年的临江楼库进行了维修,增加了上万吨的库容量,大大提高了使用价值。三年来创收200万元。同时,还筹集资金 80万元,添置了四台上高设备,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受到客户好评。  

  租赁仓库,扩大库容。近年来,公司已成为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国家棉花交易中心的指定交割库,同时又是路易·达孚(北京)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代储库,业务量不断扩大,库容严重不足。2007年和2008年,公司先后在枝江和沙市租赁了两家仓库,使库容接近 5 万吨,缓解了库容不足矛盾,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力,提高了经济效益。  

  诚实守信经营,取得银行支持。2006 年 5 月,公司开展棉花仓单质押业务,需要取得农发行贷款支持。公司领导先后多次上门汇报,并请农发行主要领导到公司进行信用调查,同时,陪同银行领导到江西、安徽等三省实地考察棉花仓单质押业务,当年争取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数千万元,并在次年的 7月底按期还本付息,取得了银行信任。此后每年都能落实贷款,并按期偿还,创造了良好效益,实现了银企双赢。  

  立足高起点  强化企业管理

  公司成立后,下决心改变传统经营管理方式,立足高起点,严格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以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经营理念,新的经营方式、新的管理制度,促进企业发展。   建立智囊团。公司先后聘请了法律顾问、财务顾问、税务顾问,建立了智囊团,经常就规避法律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强财务管理等问题与顾问进行深入探讨,制定可行方案。  

  建章建制。公司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会议制度、合同印章管理制度、劳动人事、激励约束制度等包括 3 大项 47 小项的各类管理制度,使企业有章可循,职工严格遵守,确保执行到位。  

  开展全员述职。企业每年进行全员分层次按岗位述职,逐级评议,奖优促劣,增强了员工的工作压力与动力;公司根据需要有计划逐年引进大学生,改变员工知识结构,整体提高了员工知识水平,形成员工你追我赶、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  

  坚持人性化管理。公司在坚持严格管理的同时,关心员工切身利益,逐年提高其工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各分公司有工作餐,公司保证员工参加法定社会保险外,还为办理了商业性的意外伤害保险,每两年组织一次健康体检,大大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企业的凝聚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