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5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研墨习书乐融融
——浅读一级书法师、伊川县农信联社理事长康凤立书法作品
□ 杨倍力

  《金牛纳福》 康凤立

  工作上他荣誉等身,艺术上他成就斐然。作为伊川县农村信用联社的党委书记、理事长,康凤立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二十多年来,悄然沉浸在华夏传统文化的滋养中,用笔墨纸砚诠释着他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思考,用勤奋、智慧、执着和汗水,书写了一个令人赞叹的“书法”传奇。

  康凤立,39岁,一级书法师。因自幼喜书,二十多年来,他无论昼夜,亦不谈寒暑,每有闲暇,即临池不辍。他研读历代书论,不晓春夏秋冬,通临名家法帖,常通宵达旦。在书法艺术的探索与实践中,他钩沉致远,以苦为乐。对自己喜爱的书法家,如苏轼、王铎、郑燮、钱沣、米芾的作品,他视若“神明”,百临不厌。他师古而不泥古,博采众长,盈沛自身,进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字,既雄强豪壮,奔放峭拔,又纤劲婉妙,妍美流便,受到了诸多专家学者及书法爱好者的广泛好评。

  读康凤立的书法作品,就像读一部“艺术奋斗史”。他的字宗于二王,融于颜、欧、米、赵,其作品既讲究气韵和意境,更讲究“以画之关纽,透之于书”。他的作品,既有书法之韵,亦有绘画之美。2006年,由中国邮政出版发行的“当代知名书画家”作品名信片中,康凤立的多幅作品被专家誉为“书中有画,画中有书”,凸显了他的功底和成就,也树起了他在中国书法界的地位和形象。

  在长期的习书实践中,康凤立不但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而且对书法的过去和现在亦有其独到见解。他说:“任何一幅书法作品,单从形式上看,它只是一件作品而已,但好的书法作品,则是一个有生命的形体。苏轼说过,‘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他进一步解释说:“如果一幅作品仅有骨肉,也可能是一具僵尸,要具有生命,则必须要有神。但神要通过血骨筋肉来表现。‘血’指用墨,枯湿浓淡应处理得当;‘骨’指用笔,轻重缓急要处置泰然;‘筋’为笔锋时断时续时连的内在联系;‘肉’即笔画中的圆润程度。所以书法作品只有具备了‘神、气、骨、肉、血五者’,才能显示其生命之力,才能算得上是一幅好作品。”

  也许正是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使康凤立在习书这些年来,取得了一系列令人赞叹的艺术成就:其作品先后数十次参加全国性书画大赛,曾获第二届“盛世中华”杯中国美术书法大赛金奖、 “强国之梦”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黄山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华夏龙杯”全中书法篆刻大赛金奖等数十个奖项。他的部分作品,先后被编入《当代书画名家精品辞典》、《中华书画宝典》等书画典籍,他本人也被授予“中国当代书坛精英”、“书画艺术界杰出人才”、“中国当代书画百杰艺术家”等称号。在取得这些艺术成就的同时,他还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曾荣获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洛阳市劳动模范称号。同时,康凤立被国家发改委授予“中国农村改革百名优秀人物”、被共青团河南省委等十三家单位评为“河南省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卫士”、“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金融工作者,他除担任领导职务外,还拥有高级经济师、客座教授、名誉院长、河南省战略学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香港中华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诸多头衔。对于这些 “虚职”,他十分淡然,他认为,不管是工作,还是习书,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出成绩,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所以这些年来,白天,他为自己的工作费心操劳,晚上则闭门谢客,在自己的“石人堂”里,研墨习书,乐此不疲。

  康凤立要工作,要习书。他很累,但他告诉记者,在累的同时,他也很充实,很快乐!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