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准确把握目前国内棉花商业库存水平,中储棉花信息中心于4月22日至30日,组织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400型棉花加工企业及主要产销省区大型棉花企业,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电话采访、实地考察等多种途径进行了系统摸底调查。截至4月底,国内皮棉商业库存约为110万吨,其中400型棉花加工企业库存为42万吨。加上进口棉等其它资源,国内棉花资源仅能维持两个月左右的国内消费需求,国内皮棉商业库存水平较低已成为业界主流观点。
皮棉商业库存110万吨左右。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对160家大中型棉花加工企业的调查统计,按照国内棉花产量783万吨(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2008年10月预测数)测算,截至4月30日,本年度全国加工企业累计收购皮棉775万吨,销售666万吨,企业皮棉库存量为109万吨。
400型棉花加工企业皮棉库存42万吨,高等级棉数量有限。
根据400型加工企业报送的购销数据,全国400型加工企业皮棉库存量约占收购加工量的9.8%。截至4月30日,全国400型加工企业皮棉公检量425万吨,皮棉库存量为42万吨。其中,内地400型加工企业皮棉库存占收购加工量的7.6%,皮棉库存量约为12万吨;新疆400型加工企业皮棉库存占收购加工量的11.1%,皮棉库存量约为30万吨。
调查显示,目前国内皮棉商业库存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资源比较分散。从调查结果看,在所有参加调查的棉花企业(包括400型和200型棉花加工企业、中间商)中,目前皮棉库存量在500吨以上的仅占参与调查企业的25%,近60%企业的皮棉库存在200吨以下。
二是棉花资源紧缺已成市场主流观点,但企业对国内皮棉的有效供应量存在分歧。有50%的调查者认为,国内现货市场的可供资源确实非常少。有35%的企业认为,造成目前皮棉有效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棉商惜售所致,一旦价格下跌,棉商惜售心理将有所松动,皮棉供应量会随之增加。
三是企业对商业库存量的实际水平存在争议。有64%的企业认为,目前棉花库存量能维持2-3个月;有21%的企业认为国内皮棉库存量相当于1个月的纺棉需求。
四是纺织市场走势和宏观调控政策是企业关注的焦点。有47%的企业认为纺织市场好转才是决定后期棉价走势的最主要因素。另有44%的企业认为国家出台抛储政策是影响国内棉价走势的最主要因素。在抛储政策出台时机调查中,有37%的企业认为棉价在13000-13500元/吨的价格区间时国家可能出台抛储政策;有36%的企业认为在棉价13500-14000元/吨的价格区间时国家应出台抛储政策。 (国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