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广西壮族自治区春季“农资打假”见成效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广西自治区质监局获悉,今年春季以来,全区质监部门积极开展农资专项打假行动,截至4月20日全区共查获假冒伪劣化肥1297吨,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36.9万元,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今年开春以来,自治区质监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活动,把各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朋友提供贴心服务。根据自治区农资产品质量情况特点,确定了南宁市、贵港市、玉林市为打假重点区域,统一以复混肥、专用肥、磷肥为开展检查的重点产品,组织专项执法检查和“端窝打点”行动,加大对编织袋厂的执法检查力度,重点检查是否生产印制有外地复混肥料企业名称的编织袋,检查委托生产合同,从而顺藤摸瓜,追查源头,查处生产假冒伪劣复混肥料违法行为。自治区质监局稽查总队开展了农作物专用复混肥料、配方肥料专项整治的专题研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农作物专用复混肥料、配方肥料产品的专项整治行动。 

  据统计,截至4月20日,全区质监部门共检查农资生产企业274个,查办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案件263起,捣毁制假窝点4个,查获假冒伪劣农资货值335.03万元,抽取农资样品检验合格率为76.6%,组织“农资打假下乡”大型宣传咨询活动46次,发放宣传资料8.8万份,接受农民咨询6858人次,受理农民举报投诉69件,查获假冒伪劣化肥1297吨,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36.9万元。         (吴志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