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进一步加大服务“三农”力度,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开发区工商局采取“五抓”,进一步规范农村消费市场,切实维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目前,该局走访农户 120 户,发放宣传资料 200 份,检查农资经营户 17 家,抽样备查产品 10 个批次,不合格产品 1 个批次,查处不合格化肥 1 吨。
一是抓源头。严把农资主体市场准入关,对全区农资经营户进行排查摸底,督促农资经营者建立和完善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质量承诺等制度的建立落实。对合法农资市场主体实行分类登记建立经济户口,进行重点管理;对无照和超范围经营农资的,依法予以取缔;对销售假冒伪劣及其他违法经营农资产品的,严格依法处理,从源头上规范了农资经营行为。
二是抓监管。将化肥、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产品作为重点监管商品,把广大农村农资销售点作为重点监管区域,进行重点监管。集中人员重点检查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产品,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防止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
三是抓流通。针对一些不法商贩打着“送货下乡、厂家直销、让利销售”的幌子,将一些假冒伪劣、过期变质的食品和销售废旧家电、物资倾销到农村的违法行为,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查处,杜绝假冒伪劣商品向农村市场蔓延。
四是抓维权。发挥“ 12315 ”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红盾服务维权工作站的作用,进一步健全维权网络,及时受理农民群众投诉举报,最大程度地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及时查处和暴光典型案件,震慑不法分子,让不法分子无处藏身,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五是抓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在辖区范围内发布消费警示,向广大农村消费者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消费知识,促进消费者提高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做到安全消费进农村、进农家。(赵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