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至7日,第五届国际茶叶委员会生产消费国会议在英国伦敦举行,欧盟茶叶新农残标准工作会议同期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霍建国、中国茶叶进出口商会秘书长蔡军以及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等代表中国茶界出席会议,并就茶叶农残标准、全球茶叶营销战略等议题阐述了观点。
与会期间,霍建国会长就全球茶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及各国参加2009国际茶业大会暨展览会的行程、议题等事宜,与美、俄、加、印、英以及欧盟国家和地区的茶叶组织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并达成一致共识。
各方一致认为,前进中的茶产业,正在遭遇金融危机以及产业内部协调性等一系列危机,需要生产国和消费国共同努力,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热议农残新标准:生产国消费国存在分歧
是否制定新的农残标准,是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就农残问题,各国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坦诚地交换了意见。来自欧盟等茶叶消费国的代表认为,从保护消费者健康的角度出发,国际贸易中的茶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农残标准。消费国代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农残新标准,并在会议上重申了制定农残标准的重要意义。
来自中国和印度等茶叶生产国的代表认为,农残新标准要符合当前的生产条件,不要给生产国造成人为的、难以克服的障碍,一致反对消费国提出的更为苛刻的条件。印度茶叶局代表里兹维(Rizvi)认为,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确实需要尽快建立相互协调的茶叶标准。我国陈宗懋院士就农残新标准问题在会上作出了精彩的阐述,他的观点赢得了生产国和消费国代表的广泛认可。由于存在严重分歧,会议未就农残新标准形成共识。生产国代表重申,新的农残标准应有确凿的科学实验数据,以双赢为目标,兼顾消费和生产。
国际茶叶委员会董事会上,中国、印度、肯尼亚、英国等强烈要求国际茶叶委员会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职能,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意见。会议同意,由英国茶叶委员会主席高曼(Gorman)组织一个由中、美、英等9个国家的茶界代表共同组成的专业委员会,研讨如何强化国际茶叶委员会的职能,如强化农残监管职能等。美国茶叶协会主席希姆莱尼(Simrany)说,茶叶行业需要像世界粮农组织一样,恰当对待、处理健康和农药问题,适时发出自己的声音。印度尼西亚茶叶局代表巴诸鼎(Badruddin)也认为,应该加强国际茶叶委员会的权力职能。
会议还讨论了茶与人类健康以及茶叶品牌推广等话题。中国代表还参加了一年一度隆重盛大的英国茶叶贸易年餐会,英国主要茶叶贸易企业均派员参加,中方代表与他们进行了交流。中方代表访英期间还走访了非林(James Finlay Co. Ltd)和川宁(R.Twining Co. Ltd)两家公司,对两家公司悠久的产茶历史及现代化的生产设备、营销网络和产品的科技含量等给予了高度赞誉。
关注中国出口:第一季度同比增长
会议期间,国外代表特别关注了中国茶叶第一季度的出口增长。据我国海关统计,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茶叶出口7.36万吨,金额1.5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4.56%和2.17%,均价每公斤2.10美元,同比略降2.27%。在金融危机的大形势下,我国第一季度茶叶出口总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同比略有增加。
交易区域方面,我国对非洲、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呈下降趋势,对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等个别国家出口大幅增长。乌兹别克斯坦和摩洛哥排在我国对外贸易的第一阵营,而巴基斯坦、日本、美国、俄罗斯、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加纳、多哥、贝宁、马里、德国、英国等国和我国香港地区排在第二阵营。
据了解,第一季度对乌兹别克斯坦出口茶叶1.5万吨,同比增加132%,是因该国5月1日始对进口茶叶增收20%以上的进口关税。进口量位列第二位的摩洛哥进口中国茶叶1.1万吨,同比减少8%,但交易额以2852万美元位居第一位。
茶叶分会秘书长蔡军认为,金融危机、汇率波动等因素,对茶叶整体消费没有产生强烈冲击,但却加大了海外茶叶进口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资金链压力,对我国茶叶出口部分市场造成了较大影响。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不能说明全年的贸易走势,但若下半年全球经济形势好转,预计今年茶叶出口量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期待成都盛会:“危机·合作·共赢”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霍建国会长,向与会代表通报了“2009国际茶业大会暨展览会”的组织筹备情况,并就大会的相关议题与各方达成了一致共识。
此次大会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牵头主办,将于6月6日至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召开。
大会将以“危机·合作·共赢”为主题,力邀世界各国茶叶行业组织领导、主管官员、权威专家和主要贸易商等,阐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探讨当前茶叶存在的共性和不确定性,使参会来宾获取不同国家茶业发展态势的第一手资料,准确把握世界茶业发展脉络,帮助全球茶人规避风险、共度危机。
与论坛同期开幕的大型国际茶叶展览会将汇聚当前国内最有实力的茶叶知名企业,如中茶股份、浙江茶业集团、安徽茶业有限公司、上海天坛、湖南茶业有限公司等,囊括全国各茶叶主产省所有茶类。四川、浙江、福建、湖南、台湾等地将以展团形式向世界茶人宣传我国茶叶源远流长的历史,展示我国茶叶企业的勃勃生机和品种繁多的优势地位。
展览期间,组委会为在去年“5.12”汶川大地震中遭受严重损失的灾区茶叶企业提供了免费展位,并举行“抗震救灾重建川茶”图片摄影展,突出展示灾区企业自强不息、全球茶人无私相助的感人情怀。组委会将邀请国外客商参观地震灾区宜宾、雅安、眉山等地茶园,重点宣传四川茶企,推进灾区茶产业重建。
2009国际茶业大会暨展览会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四川卫视、《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等众多中央和地方媒体将全程报道此次盛会,新浪网、四川在线等网络媒体将展开网上互动交流。媒体将以专题新闻、企业访谈、大会专栏、嘉宾采访等进行系列报道。
目前,国际茶叶委员会、欧盟茶叶委员会以及英、俄等14个地区行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及来自俄、摩、英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贸易商近150人,已确认来华参会参展。大会已邀请国家领导人、相关部委负责人和有关驻华使节出席相关活动,初步估算国内外参会嘉宾、代表达1500人。
伦敦国际茶叶委员会生产消费国会议的参会代表认为,有中国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和组委会提供的优质服务,2009国际茶业大会暨展览会必将再次成为世界茶产业发展史上的空前盛会。此次国际茶业大会,将有助于全球客商全面了解中国茶产业,促进中国茶产业的国际贸易。会后,他们将进一步加强对中国茶叶的宣传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