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
前不久,浙江宁海有消息称,桥头胡街道储家村村民从茶山挖到野生灌木型大茶树,5月3日,我与宁海县林业特产总站站长秦岭同行,到储家村看个究竟。在村民储伟峰家,我们看到5棵新栽的茶树盆景,经测量,5棵茶树,最大的树桩围度61厘米,分支十多个,树桩有明显的砍伐痕迹。
据储伟峰介绍,这些茶树桩是他最近从同村村民处购买的,而该村民则是从茶山采挖的,采挖处尚为野生状态。
5月7日,秦岭与该站2名工作人员由村民引导,在茶山500多米的灌木丛中又发现5棵树桩围度40厘米以上的大茶树。山坡上多砾石,属野生状态。据村民介绍,附近野生大茶树较多,有待进一步调查。
为防止村民采挖,宁海县林业特产总站呼吁,尽快出台并落实保护措施。
据了解,该茶山主峰海拔872米,山上生长着许多野生茶树。据台州宋嘉定《赤城志》(宁海古属台州)记载,宋代即为名茶产地,且“所产特盛”。 竺济法
相关链接
受气候影响,我国茶叶产区有乔木、半乔木、灌木多种类型,浙江茶区多为灌木型茶树,一般树干围度多在10厘米以下。
2008年春,余姚市在瀑布泉岭发现《茶经》等史料中记载的一片灌木型大茶树,主干围度多为10厘米,一棵已枯萎的茶树桩围度为21厘米。据古树、茶叶专家鉴定,这片古茶树树龄至少在百年以上,是灌木型茶树中的佼佼者,非常珍贵。目前,该区域已被余姚市划为古茶树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