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部分农产品供应链生态严重扭曲


  本报讯(记者王瑞华)震惊中外的“三鹿事件”虽然已经过去半年,但是它引发的对中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关注却远没有结束。当人们把目光从单个企业转移到产业链上,才发现由零售终端、供应商、生产者组成的供应链之间的利益分配存在严重问题,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摩擦和冲突不断激化,上游的生产者在产业链中的份额越来越少,而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农户最为受伤。在5月15日在北京举办“中国供应链生态状况调查发布会”上,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中国供应商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及社会资源研究所三家机构发布了相关揭示中国供应链基本生态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供应链的利益格局是扭曲的。

  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的调查结果令人震惊。中国农业科学院喻闻先生和社会资源研究所吴晨副所长认为,在“买方市场”的不公平环境下,生产者尤其是小农户往往会无可奈何地接受买方不合理的要求,使一些本来有利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计的发展模式,变成在供应链中自下而上地压榨处于弱势的生产者的系统。与此同时,一些大型涉农企业和地方政府以推广农业产业化的名义,从国家获取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并没有让农户得到实际利益。

  处于中间商地位的供应商的状况虽然看起来较最上游的农户好些,但是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也不容乐观。中国供应商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零售商凭借自身在资金、管理模式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滥用支配地位收取不合理的费用、占压供应商的资金、转嫁经营损失、过度使用定价权。半数以上的供应商很难通过正常经营实现盈利。当前普遍存在的零售商以通道费为主的盈利模式存在严重弊端,受到挤压的供应商通常会使用各种消极的自保措施,例如延长对上游的付款期,导致整个供应链生态严重扭曲。

  据悉,发布供应链生态问题的调查报告在国内尚属首次。发起这次调查的是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中国供应商研究中心和国际行动援助组织。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院长、中国供应商研究中心主任杨谦教授指出,观察供应链的状况是经济分析的基本角度。长期以来,我们对经济情况的判断往往只是以某个环节或某个企业的信息为依据,缺少站在整个供应链的观察方法。而从供应链角度分析经济发展状况,对于检讨相关产业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和谐的产业链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意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