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5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们给农民发证书


  讲述人: 陕西省周至县农民经济人协会秘书长  马周林

  整  理:本报记者 王凯山

  说起我们周至县农民经纪人协会,那在陕西省都是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我们有3600名会员,都是当地种植、养殖大户以及农村中的能人。要说我们怎么把这么大规模的农民组织起来,主要靠的是我们的农民经纪人培训班。

  我们培训班一年办个四到五期,主要是在上半年,正是农闲时节。下半年随着七、八月份杏、水蜜桃以及十月份的猕猴桃陆续成熟的时候,农民就没有时间听我们培训了。我们县是全国最大的猕猴桃产区,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此外苗木花卉也是本地重点发展的产业。我们当地好多过去种粮的都改种水果、花卉了。这样很快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何卖出去?在较早的一段时间就出现了农民经纪人的角色,他们在中间帮助联系市场、联系销路。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个别农民有缺斤短两的行为,还有明明跟客户谈好了价格,但是看到市场价格上涨就临时反悔的也有。为了规范这些行为,下面的乡镇专门找到我,希望能够培训一下。培训班就这样办起来了。

  第一次培训是在2005年举行的,当时组织难度要大一些,不像现在头两天跟下面乡镇分会一说就会有人踊跃参加,每次都能在三百人左右。而在当时要提前一周左右时间通知,还要做大家的工作。有的村民还不理解,问我们要不要钱?还问上这个班有什么用?我们就耐心地跟他们解释说,通过培训你可以学习怎么做生意、怎么跟外界打交道、怎么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还能面对面解答在种养殖中遇到的各方面难题。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给农民上课的内容:农产品经纪人实务、法律法规以及职业道德规范等等。这样总算有一百多人来上课。但是个别人在课堂上也坐不住,随意走动。第一次培训班结束之后,好多农民都反映感觉挺有收获,希望能有机会再上类似的课程。

  这样我们的培训班就陆续开展开了,我们在办班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到一些农民缺乏市场意识和市场营销知识,不了解国家经济方面的政策法规的实际情况,就专门在培训班开设了农产品市场营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综述和经纪人概述等方面课程,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例如我们一些经纪人了解到前几年很多上海人对猕猴桃并不了解,挑一些手感较硬的猕猴桃,回去一咬又酸还硌牙。然后抱怨猕猴桃如何难吃。就此我们在课上会提醒农民,跟类似上海这样不了解猕猴桃特性的客商或者消费者打交道,要跟对方解释可以在猕猴桃箱子里放置一些香蕉、苹果和梨等并密封好,这些水果可以释放乙烯催熟猕猴桃。像这些内容很受农民的欢迎,一般在上午的课程培训中贯穿进去。到了下午就会组织听课的农民参加经纪人职业资格考试。很多农民通过这个培训班拿到了经纪人资格证书,做起了经纪人,还有的就此做起了生意。这样农民之间都传,上培训班不但可以学知识,还可以拿到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证书,越来越多的农民争着参加培训班。

  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如今我们这项工作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西安市政府专门拨付了一笔资金用于培训班。我们也将之都用到农民身上,像最近的培训班,一上课我们都给农民免费发本和笔。而里边农民上着课,外边我们雇的厨师就开始忙活,中午还给上课的农民提供一顿午餐:面条、烩菜,馒头管够。

  现在我们根据销售业绩、市场份额以及影响力等几个方面区分了不同层次的农民经纪人,同时培训班也办成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随着培训班越办越红火,周至县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同时我们的猕猴桃以及其他花卉苗木都卖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下一步我们准备继续加大对农村经纪人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在为农民做好服务的同时,引领他们更好地按照市场的法则,规范运作、合法经营,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发挥更大作用。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