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盛产鲜花,有“欧洲花园”之称,是全世界最大的花卉供应、交易中心,荷兰园艺业占本国农业总产值的42%,每年出口额达60亿美元。
阿尔斯梅花花卉拍卖市场是由花农建立并经营的,是花农的合作社,约有5000名会员,会员就是业主,共同拥有这个拍卖市场。花农既是合作社的所有人,也是花卉拍卖市场的供应人,还投资合作社,所以花农有三种身份:所有人、投资人和供应人。作为会员,他们的花卉、植物、苗圃产品必须通过本拍卖市场出售,并划出一定比例的盈利(一般为5%~6%,由全体会员大会一年一定)交付拍卖中心,用于拍卖市场的维护和拍卖工作人员的开支。当天未能卖出的鲜花必须销毁,同时反馈给花农;被销毁的鲜花按最低价格的80%~90%给予补偿。拍卖市场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鲜花销售额中提成的佣金,董事们均通过会员选举产生,再由选举产生的董事聘请专业经理管理拍卖市场。
高效先进的拍卖方式
阿尔斯梅花花卉拍卖市场分为两部分:拍卖部和购货部。拍卖部设有5个交易拍卖大厅、发货厅和一条约200米长的空中参观长廊;购货部设有冷藏库、存货库、包装厅和产品质量检验处。所有上市的花卉必须在拍卖的前一天运到拍卖市场,然后通过传送带进入冷藏库里等待拍卖。冷藏库和存货库里设有产品质量检验处。在这里,拍卖市场的质检师对每一批花卉和植物进行质量检验,并将结果写在发货单上。在每个交易大厅设有2个、3个或4个电子拍卖大钟,每一种产品每天都在同一拍卖钟下售出,拍卖产品的价格按单株计算,即每一只或每一盆植物的单价。商人根据拍卖钟上显示的种植商的姓名、产品名称、数量等信息及电子拍卖钟从高到低显示的价格竞买,只需一摁按钮即可完成交易。拍卖成交后,一切信息立即被输入中心电脑处理,在包装厅清点并根据客户的要求包装,然后运到拍卖市场的发货中心装入集装冷藏货车,货车以最快的速度运至机场,当天晚上或第二天售出的鲜花或植物便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花店里,实现了真正的高效率。
完美的服务体系
拍卖场、批发、零售及大量出口构成了花卉市场营销体系,规范化和市场体系为荷兰农产品快速进入消费领域提供了保障。荷兰花卉产品分类明确,每种花卉产品均标有生产厂家、注册商标和产品品牌,消费者就是通过产品品牌从市场上购买自己满意的商品。荷兰的拍卖市场为买卖双方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条件,除拍卖大厅外,还设有临时贮藏室、冷库、包装、运输、检疫、海关、银行、进出口代办处、宾馆等一系列设施,对花卉保鲜、包装、检疫、海关、运输、结算等服务环节实现了一体化和一条龙服务。此外,它还具有市场研究、销售管理、海内外促销等职能,并提供购销信息服务。
发挥的显著作用
一是促进了花卉生产的专业化。荷兰花卉生产业的一大特点是其高度的专业化水平。不少种植者只专门种植一种花卉,甚至仅生产一种花卉的一个品种。如此极端的专业化生产只限于那些需求量大且常年订货的产品。拍卖市场所形成的高效配送系统,为花卉种植者提供了生产专业化的最大机遇。
二是促进了花卉生产的标准化。以质量求发展、以市场为导向是荷兰花卉立足市场的根本。拍卖用严格的质量标准引领农户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的标准化水平。荷兰出口农产品80%销往欧盟市场,而欧盟市场是素以严格的产品质量要求闻名的。进场交易的花卉必须是标准化生产,事先要在实验室经过3个月包括保鲜度、气味、外形等多项质量指标的苛刻测试。
三是形成合理的价格。由于拍卖市场实行的是买卖双方直接见面,拍卖过程公开、公平,充分自由竞争,可以形成合理的价格,有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合理真实的价格信号还有助于调节市场供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是维护生产者的利益。荷兰农民实行的是家庭经营,通过合作方式同市场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消除了卖难的后顾之忧。而且拍卖市场采取的是成交后立即付款的办法,这就保证了农民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再投入。
(本文摘编于《外国农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