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来,茶叶的工艺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这是传统工艺生命力的一种表现。
包括武夷岩茶在内的茶叶制作,就是根据各种变化,调整制作环节,是一个非固定的模式。如果制作技艺可以固定下来,形成一个完全格式化的模式,就不是非物质文化了。要传承这种技艺,不是两三天口授手传就可以教会、学会的,可能需要一个人集毕生精力才能完全掌握,是需要一个人从事一生的事业。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茶叶制作技艺等传统技艺都会发生变化,引入现代的、时尚的元素。但是,这种变化应该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应该遵循渐变的原则,而不是巨变。
加入太多的现代化因素以后,工艺会发生变化。我们要防止发生突然的、大的变化,要保持一种沿革。将来十年二十年以后,可能我们自己也看不到当前的生产过程了。
中国茶叶完全可以融入现代化的快速生活方式中来,灌装就是一种很好的策略。二战以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变快,国民体格发胖,上演着其他国家曾经走过的路线。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引进灌装乌龙茶水,在日本掀起了一股乌龙茶风暴。
怎样对待传统工艺,背后还隐藏着一种情感。未来的发展肯定会出现一些困难,如果没有一种自豪感,没有内心深处一种感动的东西,就不能很好地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只有拥有了自豪和感动,对祖先工作有了情感上的接受、知识上的了解,才能为传统工艺寻找出合适的发展道路。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面对我们的价值观和文化,而不仅仅是面对一门技术问题,或者做某种产品的工具和道具。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和价值。
(作者系武夷山大红袍制作技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