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逼出来的藏茶商
——访雅安市蔡龙茶厂厂长张德仁

  张德仁(左二)陪同相关领导考察茶厂。(资料图)

  张德仁本无心从商,但其家族却一再把他推上商场的风口浪尖。二十年前,为了家族茶厂的发展,他出面借贷30余万元;十年前,贷款仍一直无法归还,且茶厂也濒临倒闭,张德仁无奈,狠心辞去公职,力挽狂澜,让茶厂“活”了过来。

  踏进茶厂的大门口,闻着浓郁的藏茶香,张德仁这时才发现,藏茶确实是个好东西,做茶商与做其他商人,还真不一样!

  犹豫二十载,踏上藏茶路

  雅安市蔡龙茶厂位于美丽的周公山下,地处上风口,厂区占地近6000平方米,厂区内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布局井井有条,半成品库区、加工区、办公区、生活区相互独立,严格分区。如今,茶厂已经走上正常轨道,向着更辉煌的未来进发,但是,谁也无法想像,这家茶厂8年前还是一个烂摊子,张德仁硬把它扯活了。

  1991年,张德仁的岳父创办了蔡龙茶厂。生产初期,困难重重,张德仁出面替岳父借了30余万元,缓解了茶厂的资金缺口。当时,张德仁在当地某事业单位上班,有人劝他干脆辞了工作回家干。张德仁摇摇头,他喜欢自己的工作,不愿意从商。

  这一晃就是十年。到了2001年,蔡龙茶厂基本停滞不前,没有发展,连当初借的30多万元都没还上。这时,张德仁急了。他认为,父债子还,天经地义,他必须想办法把钱还上。张德仁原打算把茶厂卖了,然后还钱,但买家出价太低,最终无奈之下,他辞去公职,回家当茶厂老板。

  回去之后,他首先着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收购了附近另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把厂房面积扩大了2/3。当时一些国营茶厂正面临改制,许多老技术工人纷纷下岗,张德仁抓住机遇,聘请了大批从国营茶厂中退出的技术工人。随后再前往销区,考察市场。

  就这样,一步一步,张德仁扶着濒临倒闭的茶厂重新站了起来。3年之后,还清了所有债务。茶厂的生产量也一年翻一番,四年后进入了平稳发展期。在这个过程中,张德仁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他说:“虽然茶厂规模不算大,但是,这个过程带给了我快乐,我真正认识了藏茶。”

  从踏进茶厂大门,闻着浓郁的藏茶香起,“幸福”二字从张德仁的大脑内一闪而过,他捕捉不及,但是面对当时的重重困难,他坚持了下来。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张德仁说了两个字:“坚持!”只要坚持,就有希望。

  有人说,张德仁像茶一样坚韧、包容、百折不挠。张德仁说:“藏茶是个好东西,藏族同胞1300多年的喝茶史证明了这是一个市场潜力无限的茶叶品种。”

  “要让藏区同胞喝上放心茶”

  蔡龙茶厂建厂以来,约有70%的产品销往甘孜州,“德仁”牌雅安藏茶在州内家喻户晓。2003年开始,蔡龙茶厂着手开拓甘孜州销售市场,先后邀请雅江、理塘、稻城、巴塘、德荣、丹巴、色达、石渠、稻孚、炉霍、新龙等盐茶公司到厂内参观考察。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建立了完善的提货、销货、质量管理、产品三包制度,并在雅江、理塘试行防伪标识,这对蔡龙茶厂的产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企业从源头上加强质量管理,严格原料进厂制度,严格生产卫生制度。

  “藏茶是一种饮品,同样属于食品,生产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生产的要求”,张德仁表示。目前,该厂生产车间1000多平方米,发酵车间安装地砖和换气扇,保证排气通常,建成封闭式的生产车间。

  “现在规模还比较小,下一步茶厂计划扩大厂房面积,完善加工设备,进一步扩大规模”,张德仁认为,在销区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完善提货制度,管住批发、杜绝多头进货,一定能让藏区同胞喝上真正的放心茶。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