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绿肥红瘦

□ 王学铭

  夏夜品茶,远处飘来《平湖秋月》的广东音乐,吸引着我用心去感受起那音乐的诗样境界。白日里的浮躁却不知哪里去了。此前,我曾去过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茶室。也是个夏日傍晚,饮于此,那茶香的氤氲缥缈,萦绕身心,我在喧嚚的世界中静静地感受那一无声息的闲适和一缕缕久远的幽香。举头望明月,月落西子湖,湖面波光粼粼,凡尘顿远,疑是人间仙境。似这样的夏夜不负月夜能几人?

  夏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与三五知己聚会,就着一杯茶,漫无边际地谈金融危机,谈中国建国六十年,谈小沈阳,谈电影《画皮》,细啜慢饮。历经世态后,人性、心理回归平和,把一杯好茶看作是一种沟通情谊的载体。

  近来,间或我也喝点咖啡,用今年的正宗西湖龙井茶加点外国的咖啡。一杯中国的茶溶入外国的咖啡,妙在茶味更加含蓄,更能彰显出中国茶的魅力。所以这样喝,是因为在无意间,吟诵了李清照的佳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时,像是得到了什么启示。李清照将“绿”和“红”、“肥”和“瘦”放在一起。我把世间两大饮料,新绿的龙井茶和绛红的咖啡溶于一杯,像经一夜疏雨骤风的海棠花,叶多花少,绿多红少。如雨后的海棠花似的“绿肥红瘦”在杯中隐现,把茶人的感情也涂抹上含蓄的色彩。

  为此,我还请朋友们在夏日的北京西山喝茶。把每杯西湖龙井新茶沏得浓一点,要的是绿茶自然提神的风味和令人振奋的绿色。在每杯茶中,少加一点外国的咖啡。使绿茶的醇香中多出咖啡的芳香。当每杯飘散着浓郁醇香的茶,呈现在朋友们面前时,大家一惊。夏天一直在喝绿茶的我,怎么又喝起红茶来了?我不言语,与大家举杯轻啜,一位先入口轻呷者,大声笑喊,说我要用李清照对付“卡布其诺”。真想不到,这“戏”刚一上演,就被人识破,李清照的“绿肥红瘦”,竟然如此深入人心。

  一杯茶里面有了宋词文化的联想,也有了联想的西方文化。北京西山的喝茶环境,加之西山上的松涛,就有了寺院中的丁香,那“半入松风,半入丁香味”的感觉。这不就是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说的,茗饮“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的境界了吗?偶尔做“闲暇修索之玩”,品饮着这样的茶,深爱着周围的这一切。用惬意和美好的心态,欣赏夏茶新绿中的红色,咂摸着其中的那点东西方世界的不同味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