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功夫不负有心人
——记北京小田螺茶具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阳
□ 长 羽 文/图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照耀我的脸……”这是北京小田螺茶业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阳最喜爱的一首歌。

  王志阳,福建漳州人。初识王志阳,是经朋友介绍,在北京马连道京闽茶城三楼,循着沿路的“小田螺”广告,找到他开设面积为400多平米的北京小田螺茶具茶业有限公司总店。在茶香弥漫中,王志阳微笑着回忆起他的创业历程……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上世纪90年代末,中专毕业的王志阳,历经多次面试和选拔,顺利加盟厦门一家知名的茶艺公司,会计专业毕业的他在这里从事财务工作。不到一年,他就被外派到公司驻广州办事处,升职为财务总监。在世纪交替的千禧之年,他在朋友的建议下,只身来到北京打拼。

  2001年,王志阳着手尝试在北京马连道开设第一家店,很快得到许多新老朋友的支持和帮助。经营期间,福建德化铭伟陶瓷厂的曾伟帮忙铺货;以前同他在福建厦门、福州工作的同事们相继出来创业有业绩,帮忙发货并承诺可以先货后款;在北京红桥、万通等市场的老朋友都积极帮忙销货;同时,店内的员工们受他个人魅力的感染,工作吃苦耐劳、积极配合,尤其在每年年底的销售旺季,员工们也都一如既往、以店为家……“如能把握好天时、地利、人和,经营自然会顺风顺水、越做越火。”王志阳如是说。

  一份诚信现真情

  在做好经营的同时,王志阳很注重感情的积累,“我当年在厦门茶艺公司的同事,现在有80%在从事茶行业,经常一起聚会,共同交流、探讨发展心得和体会。”从当年的茶艺公司同事到如今的经商伙伴,此份情谊可谓深厚。“正因为同事互相帮忙和关照,才能扬长补短,灵活巧妙地发展经营模式。”

  对待前来选购产品的客户,王志阳要求员工们以诚相待,在介绍产品更要实实在在,绝不虚夸,一心一意地做好事情,切忌太过计较,因为谁都不是傻瓜,有时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员工眼里的王志阳,是个很客气、有朝气、贵大气的人。员工中要是碰到啥难事,“找王哥”成为他们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的一句口头禅……

  对待新认识的朋友,王志阳同样真诚相待、有求必应。在他看来,与人交往有舍才有得,虽然有时会吃点亏,但得到的却是可贵的长久情谊。正因为懂得吃亏是福,王志阳,诚交朋友,擅交朋友,广聚人气,逐步把经营做活做大。

  一条大道走到宽

  从事财务工作出身的王志阳,做事情都有一定的原则和规划。2002年,他成功注册“小田螺”商标,并致力打造该品牌。“专做批发,辅以零售”是他营销定位方面的独到之处,他认为做批发经营效率高,资金周转速度较快、投资风险系数相对较低。价廉物美、薄利多销的模式定位,是他最大的卖点。

  王志阳说:“做事要多为对方考虑,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这样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他灵活自如地处理好消费者、厂商、员工三方面关系,做经营处处以这三方面为出发点,力求做到消费者满意、厂商认可、员工支持。“小河有水大河满,做事有舍才有得。”这正是王志阳“三赢”理论的基石。

  王志阳认为,企业经营成功的同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尤为重要。一个优秀的企业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不应该只是利润,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更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志阳的诚意和耐心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他开设店面的数量也随之增多:2006年在京闽茶城三楼开设店面,2007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茶城开设小田螺茶叶超市,2008年在北京马连道格调茶城投资茶业门市……

  如今,王志阳所经营的“小田螺”已发展成熟,他的公司在马连道,在北京,乃至在全国,都具有相当的名气。不少代理商都主动联系、登门洽谈合作事宜。据介绍,他打算在新开设分店中复制现有模式,稳步扩大经营范围,争取让更多的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实惠和服务。他非常乐意和多个厂家联手共赢,同时更愿意和消费者多交流沟通。只有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定位和价值,才能更好的合作和交易。目前,他已是多个厂家的区域总代理。祝愿他在稳步经营发展的大道上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