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寨县曹畈村级综合服务社,以周到细致的服务,赢得了当地及周边村民的广泛信任。不仅受到本村12个村民组近2000人的欢迎,还吸引了金桥、长冲、汪冲3个村10个村民组的村民前来享受购物消费和农技咨询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农服务之路越走越宽。
2008年,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服务社社长张英术以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曹畈村级综合服务社位于金寨县西北部九龙山脚下,村级公路穿社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走近该社,门前悬挂的印有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的“曹畈村综合服务社”和“曹畈村农技服务店”、“移动通讯代办点”三块招牌跃入眼帘。两层120平米的营业场所,商品琳琅满目,摆放井然有序。该社前身是张英术自家开办的个体商店。建店之初仅经营小百货及少量种子,不仅村民买化肥要到10公里以外的镇供销合作社,费时费工,而且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难、农业技术信息获取难也成了当地农民的一桩愁事。1997年张英术主动向供销合作社申请办理了化肥销售证,经镇里引荐又自费报名参加了县农业局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班,获得了农技员资格证书。两证在手,他既做生意又服务,经营油盐酱醋、烟酒糖果、笔墨纸张等农民日常生活、文化用品;销售化肥、农药、农膜和水稻、小麦、玉米、西瓜种近10个品种的农作物种子,累计经营商品达120余种。2007年,县供销合作社提出大办综合服务社,扩大经营,张英术迅速递交申请,与供销合作社正式签订加盟入社协议。在供销合作社的指导帮助下,他重整店容店貌,制定服务公约、扩大服务项目,创新服务功能,积极拓展了代发报纸、代递邮件、代打电话、代办保险、代租药械、代收中小药材、代办手机入网缴费等“七代”业务,使村民日常买卖、收集信息足不出村。在农事大忙季节,他骑上摩托车深入农家大院、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安全用药,提供虫情测报,开展技术服务。2008年5月,6吨春季救灾化肥运到村里不计运费,仍按供销合作社价格供应,受到农民称赞。
从“张社长”到“张主任”,有什么新打算?张英术踌躇满志:2009年,要引进“三室”,搞好服务社的扩张提升——建立广播室,结合县里实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积极做好广播喇叭进村、有线电视入户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信息及时传播到农民心中;建立图书阅览室和棋牌娱乐室,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精神生活和娱乐休闲。
对于如何处理村务和社务的关系,张主任也胸有成竹:做好村务、社务都是为农民服务。我现在为农民说话更方便了,了解农民需求更直接了,特别是加盟供销合作社“新网工程”网络后,掌握政策信息的渠道更加灵敏,经营方式更加先进,服务也更加规范。只要村务社务有机结合,就会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为做到两不误,为此,张英术已正式聘请了服务社店员,替他守店,但一遇上农技咨询、对外项目服务、进货等事情,自己还是当仁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