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发展现代农业与农民分散、小规模经营的矛盾,其成效已毋庸置疑。但是,从对外的情况来看,每个合作组织又相对地处于势单力薄、单打独斗的状态。为改变这种局面,2007年4月,由福建建瓯市供销合作社发起,成立了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建瓯成立的这种联合会,在闽北尚属首家,省内也并不多见,联合会把涉农单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集聚在一起,这次“再组织”,将把农民的手牵得更紧。
“联合会要成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娘家’,发挥党委政府和农民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建瓯市委常委、副市长夏邵平简明扼要地点明了成立联合会的目的。
目前该联合会已发展会员单位66个,除有常设办事机构外,农办、农业局、科技局等多家涉农单位还形成联动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种服务。目前服务范围已拓展到法规培训、信息发布、科技推广、品牌推介、市场营销、项目实施等多方面。2007年颁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规定专业合作社必须依法进行工商注册登记。联合会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和有关服务,目前该市的专业合作社登记率已超过95%。两年来,他们先后聘请了14位农业专家为科技顾问,定向为22家合作社提供多层次、全方位、全天候的科技服务。
东坤源专业合作社原来只是个大棚蔬菜协会,组织化水平较低。在联合会的指导、帮扶下,发展“升级”为合作社。去年8月,闽北乡镇最大的果蔬交易市场——建瓯坤口果蔬交易市场在东峰镇坤口村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160万元,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东坤源合作社社员入股集资100万元,通过联合会的大力宣传和推介,项目获得政府补助60万元。合作社理事长侯立华说:“交易市场的建成,将大大加快合作社的发展步伐。”
“通过两年来的运作,联合会的作用已经显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合作社想加入联合会。”建瓯市供销合作社主任、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谢生灿说,“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服务,把合作社的发展推向更高水平。” (魏剑生 张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