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6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以检查控风险 以稽核促发展
廊坊市办事处以稽核大检查促进规范管理

  河北省联社廊坊办事处成立以来,高度重视风险防控工作,始终把稽核检查作为规范管理,促进发展,提高效益,提升水平的重要工作来抓。自2007年8月开展了以行风建设为主题的全市综合业务大检查和对县级联社的问题整改及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处罚到位情况考核评比活动以来,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效果。

  特点突出

  规模大。历时9个月,先后抽调574人次,对全市所有营业网点全部进行了检查,是廊坊市农村信用社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覆盖面最全的一次检查活动。

  声势强。每个县级联社检查前,召开动员大会;检查后召开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的通报大会,两个大会办事处主任都参会讲意见。在检查的时间和人员安排上,采取“短时间大集中”的方式,对同一县级联社的全部营业网点同时展开检查,既避免被查单位及检查人员打疲劳战,又取得了良好的轰动效应。

  查得细。逐笔审计全辖营业网点2004年1月1 日至检查日所有的业务,必要时做了延伸检查。检查人员人手一份《廊坊办事处工作人员下乡纪律》,并对检查人员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

  同时,此次综合大检查鼓励员工举报,每个检查组进入被查营业网点后,张贴“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欢迎员工揭发问题,举报线索,监督检查人员,并推行检查负责制,所有检查组成员和被检查单位负责人必须在检查报告上签字确认,存档保管5年,对检查结果的真实性负终身责任。

  要求高。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做到“四个百分之百”:对查出问题的反映率达到百分之百;对查出问题落实责任人的比例达到百分之百;对查出问题的责任人的责任追究率达到百分之百;对查出问题的整改率达到百分之百。

  收效显著

  检查发现大量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此次大检查,发现信贷方面的问题49类,其中涉及4个县级联社以上的共性问题26类;发现财务方面的问题66类,其中涉及4个县级联社以上的共性问题25类,并检查发现比较突出的抵押、质押、保证担保贷款不合规问题,虚增存款套取奖励等违规违纪问题。一些“陈年旧账”被端了出来,一些深层次问题被挖了出来,一些突出问题被暴露出来。使廊坊办事处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水平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更准确的判断、更科学的把握,看到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见证了行风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长期性、艰巨性,为持续开展“行风建设”、“规范管理年”,创建“学习型组织”等科学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严肃处理处罚相关人员,初步形成了违规违纪、失职渎职的问责机制。大检查根据违规违纪发生的时间、问题的性质和轻重、挽回损失的程度、纠改的进度对相关人员进行了问责,降级11人,撤职23人,留用察看10人,开除8人。通过相应的处理处罚,维护了纪律制度的严肃性,使有规不循、违规操作、道德缺失等事故、案件频发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双线问责”、“一岗双责”的机制开始形成。

  实行问题台账式督办整改,奠定了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市、县、乡三级分别建立了存在问题及相关责任人台账,限期逐个问题整改,逐人追究责任。每个县级联社整改完毕后向廊坊办事处写出整改报告,廊坊办事处对各县级联社的整改报告逐事核对、逐人核对,并对各县级联社问题整改、责任人处理处罚到位情况进行了考核、评比。同时,廊坊办事处稽核监察科还就检查出来的共性问题、整改的意见建议、相应的防范措施分门别类地拉出单子,转交相关职能科室,督促他们对共性问题督办整改,并研究相应的制度、办法,杜绝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目前,全辖农村信用社按流程操作、按制度办事开始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规范化管理和依法合规经营的理念初步增强。

  大检查推动了廊坊市办事处的业务发展、效益提高。廊坊市农村信用社存款三年增长了80%——2005年为159亿,2006年增长26亿,2007年增长43亿,2008年增长58亿,总额达286亿;资产收益率也由2005年的3.75%提高到2008年的6.2%,三年提高了65.3%。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