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6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信社崛起的幕后英雄

□ 本报记者 孙思磊

  2009年5月29日,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迎来了成立三周年的生日。三年来,这家全国农信系统自己的清算机构默默无闻地为构建我国农村地区完善的支付结算体系付出着自己的努力。它的出现和努力,不仅成为构建我国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网络的一个重要引擎,而且更成为推动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的全国一体化进程、提升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整体竞争力的“幕后英雄”。

  一家基层信用社的崛起

  黑龙江省双城市周家镇信用社储蓄所是坐落在周家镇周家大市场内的一个当地信用社网点。多年来,因为支付结算渠道不畅,这家成立于1984年的信用社网点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周家大市场是一家主营轻纺织制品批发的综合类市场,客商来自全国各地,是目前东北地区最大的轻纺织品批发集散地,市场内商户达到1000余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支付结算业务的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农村信用社不能办理跨省、市、自治区的实时结算业务逐渐成为其业务发展的短板。为此,很多原来在信用社开户的商户纷纷转向其他商业银行办理业务。截至2008年9月末,周家镇信用社储蓄所的存款总量为1509万元,平均年增长仅50多万元。

  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的出现,成了这家基层信用社的命运转折点。2008年10月6日,自该储蓄所开通农信银个人账户通存通兑业务以来,原本遍布城乡的网点再加上日趋完善的支付功能,让来自农村的商户深深地感受到了其中的便利之处。于是市场内的很多商户又重新选择在该储蓄所办理资金汇划业务。尤其是个人账户通存通兑业务更是备受商户的青睐。因为它具有实时到账、办理方便的特点,又使商户避免了携带大量现金进行交易的风险,双方只要在各地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拥有账户,收付款便会变得异常简单、快捷、安全。截至2009年5月末,农信银支付结算业务开通仅8个月,该储蓄所的存款余额便实现了1591万元的净增长,与业务开通前相比,增幅达到了105%。

  新的业务为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带来了新的机遇。据周家镇信用社储蓄所负责人刘志峰介绍,由于前几年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渠道不畅、结算手段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客户办理业务的需求,致使很多合作多年的老客户都把账户转移到了其他商业银行。农信银支付结算业务开通后,使得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整体支付结算功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基本具备了与其他商业银行相同的结算手段和条件,同时借助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网点众多的优势,不仅做到了人有我有,更做到了人有我强。

  农信银留住500亿农村资金

  周家镇信用社受益于农信银资金清算系统而获得业务发展的事例,只是全国农村合作金融系统从农信银受益的一个典型。记者从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了解到,自农信银资金清算系统上线以来,不仅完善了全国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的支付结算网络、提升了农信系统的整体竞争力,而且直接为全国农信系统留住了超过500亿元的存款,有效增强了全国农信系统的资金实力。

  2007年2月5日,农信银个人账户通存通兑业务开通,截至目前,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的6万余家机构网点柜面受理此项业务。开通两年来,累计办理业务17350378笔、清算资金1642亿元。剔除其中的个人账户资金划转,该项业务开通以来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通过办理通存通兑业务带动储蓄存款净增长500余亿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支农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保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担当支农主力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农信银个人账户通存通兑业务在全国逐步实现全面开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广大客户,将能够享受到同其他银行一样的安全、快速的异地资金结算服务,同时,广大农村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网点无缝隙分布的优势也将会为广大城乡百姓架起一条安全、快捷的支付结算高速通道。

  农信社结算速度逼近商行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传统的资金结算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异地资金结算难的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农信银中心在成立之初便开发建成了功能完善的支付清算业务网络系统,推出了银行汇票、实时汇兑、个人账户通存通兑等业务,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在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大部分营业网点的推广应用,逐步成为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办理跨省、市、区的异地实时资金支付清算业务的平台、异地支付结算业务的数据交换平台、全国农信系统及其成员机构和客户的金融信息平台,以及整合全国农信系统科技人才和业务人才资源、实现系统内成员机构统一的业务创新平台。

  农信银实时支付清算业务系统的建成,不仅填补了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银行汇票、个人账户通存通兑等业务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在较低成本投入的情况下缩小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与国有商业银行在结算业务上的差距,并在有效解决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结算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投身新农村建设和服务“三农”的功能。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