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金融部门应慎防信贷陷阱

□ 镇汉东 蔡以国

  当前,社会上有一些别有企图的借贷者,他们把银行、信用社的贷款视为“唐僧肉”,通过钓取那些私欲膨胀、意志薄弱得如“馋嘴鱼儿”般的信贷人员骗取贷款。金融部门的信贷人员若不提高警惕,很容易就会被他们施放的“诱饵”所迷惑,而且,一旦将贷款骗取到手,这些借贷者便会想方设法地逃废金融债务,最终将造成银行、信用社的贷款风险或损失。

  但是,借贷者的骗贷招术缘何会得逞?

  其实,剖析起来只不过是他们盯住了对象而已。

  有的信贷人员本身就是“馋嘴鱼儿”,思想意识不坚定、“弱不禁风”,一旦面对金钱等物质诱惑,便会乱了阵脚、晕头转向。然而,就其飘飘然之际,便会被骗贷者顺势引入他们精心设计的圈套,食下“诱饵”。

  俗话说: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吞食“诱饵”者无疑是自废了收贷的“威力”,收起贷款来便遮遮掩掩、软弱无力,不敢讲收贷原则的硬话或狠话,而骗贷者则抓住他们的这根软胁,极力逃脱追债。久而久之,贷款变成了呆账,造成资金损失。这不但破坏了农村的信用环境和金融秩序,而且还使金融部门蒙受损失。

  笔者认为,银行、信用社的信贷从业人员应时刻将信贷制度装在心中、记在脑中,不断提高自身在面对钱财等诱惑时的免疫能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诱饵”所惑、不为名利所动、不为巧言所骗。这样,纵使骗贷者再狡猾、招数再多,最终,也只能是望“贷”兴叹。

  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点做好“防守”工作:

  首先,注意总结经验教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目前, 银行、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工作可谓是困难重重。应当注意从每一次艰难的清收盘活过程中认真总结教训;应当严格要求每一个信贷从业工作者坚守一个“严”字,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的要求来管好每笔贷款,既要人人把关,也要层层堵口。

  其次,提高个人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要有意识地防守“糖衣炮弹”的侵袭。既要从自身防,也要从周边防;既要从局部防,也要从整体防;既要“严”字当头,也要“防”字当先,只有这样才能拒腐防变,使施“饵”者无计可施。

  第三,金融部门应加强对信贷从业人员的教育。应当对信贷从业人员开展经常性的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业务操作规程;应严格执行信贷员持证上岗制度、严格考核制度和等级管理制度,从而打造出一支高品质的信贷队伍。

  第四,严厉打击各种信贷违规、违纪行为,打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应当严厉打击各类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让骗贷者付出应有的代价,从而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确保信贷资金安全、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

  此外,还应当对金融机构中那些在信贷投放、信贷管理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用榜样、模范的力量引导工作在金融一线的员工,为他们搭建起一道跨越陷阱的安全桥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