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岁的南昌县胡家村青年农民胡云锋,2000年起就到上海务工,在蒸汽电熨斗行业从事销售工作。去年遭受金融危机后,小胡回到家乡创业,在南昌县农村信用联社提供的25万元农户贷款支持下,创办了南昌市莱美电器有限公司,生产销售莱美牌熨斗蒸烫机,预计年销售量达5万台,销售额1200万元,纯利润可达40多万元,还解决了当地20余名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这是江西农信社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一个缩影,像胡云锋这样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数不胜数,农信社给予他们信贷支持,大力支持返乡农民工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贸易业等,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深得广大农户好评。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农信社发放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14.4亿元,累计支持返乡农民工6.39万人。
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结合实际,及时制定下发了《信贷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指导意见》,提出了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六项措施,在把握风险的前提下,加大投放力度、改进金融服务,为农民工就业和创业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
今年以来,江西省农信社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为农民致富的主打产品,加大评级授信面和贷款证核发面,对有创业意向、缺少资金的返乡人员授信评级,并适当提高授信额度,核发《农户贷款证》,返乡农民工只需持有效身份证件和《农户贷款证》即可到各网点柜面办理贷款业务,仅前5个月,全省农村信用社对325万户农户核发了农户贷款证,贷款调查面达到95%,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57.8亿元,45.5万户农户得到了农信社小额贷款的支持,农户的有效贷款需求满足率达90%以上。
为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扩大小额农贷的服务对象,把纯农户、个体工商户、种养专业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进城务工经商户、小型加工户、运输户都纳入小额农贷的支持范围,满足农民工多元化、多层次的有效需求。大余县农村信用联社引导当地乡镇,成立了“大余县吉村镇食用菌生产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由栽培大户李道平担任协会理事长,农户自愿加入协会组织,协会统一提供菌种、生产技术、产品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农村信用社则提供22万多元的信贷资金扶持,这些大大激发了当地农户的创业热情,至今年4月底,有20多户农户种植了反季节香菇,户均年纯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为当地农民找到了一条当地就业创业的致富门路。
在提升农贷服务水平上,农信社进一步提高小额农贷的授信额度,对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户原则上按照净资产的1/4至1/3、年收入的3至5倍把握授信额度,让农民保持充足的创业资金。铜鼓县村民张强,外出务工多年回家乡创业,发展养鹅项目,经营规模逐渐扩大,但2008年发展的关键时刻却因自有资金不足出现资金断链,项目发展一度出现危机,他跑亲朋、拜邻里筹措资金,却未能如愿。在这个节骨眼上,农信社主动上门为他提供了3万元的小额信用贷款,帮他解了燃眉之急。目前张强的养鹅规模已达5000余只,每天可以向市场供应50-60只,成为全县颇有名气的养鹅大户。“创业难,维持发展更难。有今天的规模,我从内心感谢农信社对我的支持”,每当有人问起他的创业经验,他总是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