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不差事儿

□ 田荣义

  “这个李老蔫儿,跟信用社差事儿了……”这两天,一提起贷款,吉林省舒兰市环城街道国兴村的村民就议论纷纷。

  李老蔫儿大名李财,是国兴村的村民。几年前,在信用社的支持下,他贷款一万元,又自筹了五千元种起了大棚蔬菜。

  由于规模小且技术管理不到位,一年才挣了三千多块钱。他想再扩大种植的规模,可还了贷款就没钱了。他自己心里盘算开了:我要是现在还钱,还说不上什么时候能贷出来呢,这贷款我再用一年再还吧,反正也不能差事儿。所以信贷员小苏一来要贷款,他就推说没钱,贷款眼瞅着就过了期。

  为这事儿,小苏没少往他家跑,给他讲信用关系、摆信贷政策。村长、亲友还有老伴也和他理论了好几回。可是老蔫儿就记住了以前难贷款的事儿了。几年前贷款确实难,一家能贷上千儿八百的就不错了,信用社每年就只是春天放一次款。可现在不一样了,村民啥时候到信用社贷款都行,额度也越来越大了。事情越来越好办了,到信用社三五分钟就能拿到现金。村民们都说他:“老蔫儿,你要是和信用社差了事儿,以后再想致富那可是门儿都没有!”

  大家一说,老蔫儿心里也没了底儿。这不,今天小苏前脚刚走,他后脚就撵到了村长家房后,听到村长和小苏正唠着他的事儿,声音时高时低,但他也听了个大概:村长挺冲动,嗓门有点大,他说,信用村的荣誉可不能毁在老蔫儿的手里,实在不行我拿钱替他先还上!小苏说老蔫儿的大棚规模小、管理的经验差,只要他讲信用,还清这笔贷款,信用社过两天还准备再贷给他两万元,让他扩大种植规模……

  老蔫儿听到这些话乐颠儿地跑回家:“老婆子,快把咱家的钱拿出来,我要去还贷款,和信用社打交道,咱可不能差事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