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产量高,较抗枯萎病,南北方都有种植,这几年种植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山东的平原、沂南、青岛、枣庄、潍坊等地都有种植南瓜的习惯,但南瓜易得病毒病,一旦感染病毒病又很难治愈,并且往往造成绝产,也是这几年让农民最感到头疼的难题。6月初,笔者在山东胶州市胶北镇就发现这里的南瓜已经开始发生病毒病,并且病情还特别严重。
南瓜病毒病表现症状:病毒病可分为花叶型、皱缩型、黄化型和坏死型、复合浸染混合型等多种。花叶型植株生长发育弱,首先在植株顶端叶片产生深浅绿色相间的花叶斑驳,叶片变小卷缩,畸形,对产量有影响较大。而皱缩型,叶片皱缩,呈泡斑,严重时伴随有蕨叶、小叶和鸡爪叶等畸形;叶脉坏死型和混合型,叶片上沿叶脉产生淡褐色的坏死,叶柄和瓜蔓上则产生铁锈色坏死斑驳,常使叶片焦枯,蔓扭曲,蔓节间缩短,植株矮化。果实受害变小,畸形,引起田间植株早衰死亡,甚至绝收。
发病原因:该病由病毒病浸染所致,主要有3—4种病毒病在南瓜上危害。因病毒的种类较多,越冬地点也较复杂,有的病毒可在多年生杂草上和越冬蔬菜上越冬,有的病毒可在种子或土壤中越冬。借助蚜虫或白粉虱传毒,也可靠摩擦进行传毒,病毒能够侵染的寄主较多。天气干旱,蚜虫发生严重时,发病重。温室白粉虱发生多,病毒病也重。田间杂草多,不能及时除草,水分供应不足,植株长势衰弱,发病也重。田间管理粗放,人为传播,都可加重病害发生。
防治办法:对于南瓜病毒病,目前尚无明显的化学农药防治,一般还是应采用以预防为主的和综合防治措施。
(1)种子处理:种子干热消毒,用干热恒温箱先以40℃处理24小时后,再在18℃下处理2~3天,可减轻种子带毒率。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用清水洗净后,再播种,可使种子表面携带的病毒失去活性。
(2)培育无病苗:选用无病土作床土,施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并严防蚜虫和白粉虱进入苗床为害幼苗和传毒。
(3)积极防治蚜虫和白粉虱:定植前对幼苗进行一次喷药防治,做到幼苗带药定植。
(4)加强栽培管理:及早铲除田间地头的杂草。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量增施磷钾肥,及时浇水,防止干旱。结瓜后,应带肥浇水。
(5)防止人为传播:及早拔除病株,放入塑料编织袋内,带到棚室外深埋。手摸病株后应用肥皂洗手后,再进行农事操作,病株和健株应分别管理。
(6)喷药防治:发病前可用“金微”多用途300倍液加6000倍液天然芸薹素—硕丰481叶喷;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抗癃素600—800倍液加6000倍液天然芸薹素—硕丰481叶喷,6—7天喷一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