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来,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广大煤矿企业积极推动煤矿防治水工作,全国煤矿水害事故基本稳定。但是,较大、重大透水和淹井事故仍时有发生。据国家安监局统计,1-5月份,全国煤矿共发生水害事故16起、死亡60人,同比起数持平、少死亡7人。其中较大事故6起、死亡27人,同比增加1起、少死亡2人;重大事故2起、死亡25人,同比起数持平、少死亡2人。
当前,全国各地已陆续进入雨季,煤矿防治水工作任务紧迫而繁重。
我们咨询了煤矿水害发生的原因,专业人士分析了下面几点。一是越层越界开采。部分煤矿经过多年开采,资源已经枯竭,可矿主为了经济利益,越界开采相邻煤矿的煤层,盲目进入积水老空区。二是非法、违规生产。非法矿井无正规设计,边掘边采、盲目生产,导致事故发生。一些小煤矿非法开采防水煤柱,导致水害事故发生。另外,一些煤矿对老空水没有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煤矿采掘工程过断层未采取防治水措施,对煤层顶板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底板水、溶洞水认识不足,导致突水淹井事故。还有就是洪水倒灌、防排水系统不完善。有些煤矿井口标高低于历史最高水位,雨季“三防”措施不落实,洪水直接倒灌井下,发生淹井伤亡事故。大部分乡镇煤矿都未按规定配备防排水系统,并下水仓容积太小,排水管路、泵、电缆不配套。由于小煤矿非正规开采,以掘代采,井下巷道空间也比较小,一旦发生突水,必将导致严重后果。分析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我们发现事故应该是可以避免的,而且现在很多企业也已经将水害防治做到了前面。
您的企业在预防水害方面采取了什么手段,收效又如何呢?
(希望您将经验来信告知我们,让我们共同讨论。投稿信箱是safetynews@126.com,期待您的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