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国家级乌龙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公布


  近日召开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古籍保护暨文博事业杰出人物表彰、颁证、授牌电视电话会议上,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2人名单。在传统技艺项目方面,安溪县王文礼、魏月德获得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武夷山市叶启桐同时获得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乌龙茶是我国独特茶类,在清朝时就是我国出口的重要农产品。经过数百年来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乌龙茶发展迅速,产量由2001年7.6万吨增长到2008年14万吨。安溪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吸取红茶“全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茶原理,结合安溪铁观音实际,创造出一套铁观音“半发酵”独特制茶工艺,并根据季节、气候、鲜叶等不同情况,采用灵活的“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术。初制含十道工序,即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精制含六道工序,即筛分、拣剔、拼堆、烘焙、摊凉、包装。通过这一独特制作技艺,安溪铁观音散发出独特的香气和韵味。

  据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选条件和程序十分严格,必须符合完整掌握传统制作工艺、具备代表性权威性、积极传承三项条件。乌龙茶技艺传承人获得国家级的荣誉,对于弘扬源远流长的乌龙茶文化,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高福建乃至中国乌龙茶的知名度,培养新一代的乌龙茶制茶能手将起到积极作用。(谢德炳 沈添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