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6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李成玉在北京市供销合作社考察工作时指出:创新机制 开拓思路 积极探索参与产业化进程


  图为李成玉在北京海龙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考察。 本报记者 陈英华 摄

  本报讯(记者 王 琥) 6月24日,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李成玉到北京市供销合作社考察工作时指出,各级供销合作社要不断创新机制,开拓思路,积极探索,努力介入产业化的进程,使供销合作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总社在家领导李春生、顾国新、赵显人一同考察。

  李成玉先后考察了北京百花蜂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东方信捷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物流园区,顺义区供销合作社益麒麟家居建材广场、隆华购物中心,北京海龙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观看了纪念北京市供销合作社建社60周年宣传片,听取了北京市供销合作社工作汇报,并就“新网工程”建设,供销合作社如何积极探索参与产业化进程、供销合作社企业改制等问题,与企业干部职工进行了深入讨论。

  李成玉指出,当前党中央、国务院为应对国际经济危机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北京市供销合作社企业化的管理模式,以及资产管理形式的改革,为北京市供销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在当前形势下,供销合作社系统必须要研究如何与市场机制接轨,并结合当地实际,把事业做强做大。北京市供销合作社下属的北京海龙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东方信捷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其经营模式、产品和业态,都做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从供销合作社全系统的发展来看,目前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一定要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去勾画供销合作社的未来。

  李成玉强调,供销合作社系统大企业要加强“新网工程”建设,培育系统的龙头企业,整合加强系统内的各方面社会资源。在此基础上,还要更深入、细致地研究新问题。供销合作社不能仅仅局限于收售买卖,一些产业化的过程也要积极介入,特别是一些在科研、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具有优势的特产品,如蜂产品、羊绒等产品。当前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不少干部职工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范围,这是一个好事情。但是如果系统干部职工完全依靠财政支出,失去拼搏发展的动力,就会对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创新供销合作社机制尤为关键。北京市供销合作社在企业化道路的探索中,通过组建投资公司集中管理社有资产,引入激励机制,适当鼓励经营者入股,有效地破解了供销合作社在机制创新上的难题。当前,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创新机制,努力调动全系统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共同提升供销合作社的形象和地位,推动我们的事业发展。

  总社有关部局和单位负责人闵学冲、邹天敬、王啉、高茂林,北京市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郑国本、主任符敬群等陪同考察。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