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东丰县打假维权 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本报讯 近一段时间来,吉林省东丰县工商局强化农资市场管理,及时查处问题商品,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实行监管关口前移。组织执法人员按辖区对全县152家化肥经营业户进行实地走访和检查,加大规范整治工作力度。 

  实行主体登录制度。为进一步掌握化肥经销业户以及销售基本情况,执法人员为152户经销店印制了化肥经销企业登录表,便于工商部门监管,增加了农资产品监管透明度。 

  实行销前报验制度。责令具有批发和代理资格的8户经销商在每个品种、每个批次销售前,向县工商局提交生产厂家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生产厂家所在地每批次质监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以及商标注册复印件等资料,防止伪劣农资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实行留样封存制度。经调查,目前,已对105个品种和批次进行了留样封存。春耕时,他们了解到经销商孟某从河南购进110吨长效碳酸氢铵,经检验属于不合格产品,责令经销商召回已销售出55吨化肥,就地扣留查封,防止了农民受害。 

  实行抽样监测制度。对在市场巡查中感官确认存在质量问题的化肥实行重点检测,在备耕阶段,执法人员在巡查中发现惠农农资配送中心库房内存放的 71吨秋旺牌复合肥料质量已遭到损害,二龙供销社以低价购入了这种化肥,为防止该批次化肥流入市场,执法人员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实行就地封存,并抽样送省质检部门检测,避免农民使用劣质化肥影响收成。 

  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执法人员在巡查中根据外包装和商标标识确认,发现市场上存在假冒伊单2号玉米种子,按法定程序移交县种子管理部门处理,防止“问题”种子流到农村,使农民免受损失。 

  今年以来,东丰县工商局出动执法车辆70台次,出动执法人员230人次,检查出不合格氯化钾肥228吨,查出不合格碳酸钾肥66吨,对全县34家企业和个人销售的121个品种进行检测,发现38个不合格,全部就地封存。 (张芸)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