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7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看得见学得着”的品牌轨迹

本报记者 曹杰

  浙江省杭州湾南岸的萧山围垦是一大片沃土。这里属于沙性夜潮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微量元素丰富、而且雨量充沛,远离工业区,远离污染源,十分适宜无公害蔬菜的栽培和生产。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萧山围垦成为杭州市最大的菜篮子基地。

  2005年9月,围垦地区34位蔬菜经纪人和种植专业户,在萧山义盛中心供销合作社的“撮合”下,在围垦租用5000亩种植基地,出资组建了杭州天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倾心打造别具一格的绿色菜篮子基地。

  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112人,年销售额达到4000万元,并带动周边550户农户从事蔬菜种植,连动产生的农业产值达6000万元。

  擦亮名片的办法

  在成立之初,天绿蔬菜专业合作社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这30多个蔬菜经纪人。其中,理事长戚信德更是拥有20多年蔬菜营销经历的老资格农产品经纪人。他们跑田头,跑码头,“浸泡”在农产品市场里,善于解读市场信息。但是,依靠多年养成的嗅觉,这些农民经纪人反而觉得,合作社最引人瞩目的应该是品牌。于是,合作社成立后,社员立即着手申报注册了“万丰天绿”商标。

  有了自己的名片,合作社又开始琢磨,用怎样的手法才能擦亮这个名片。提倡绿色、安全生产是最先被想到的。为了让品牌效应更为鲜明,合作社下决心以绿色农业为标准,对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进行及时有效的质量监督,对特色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以品质维护品牌。

  目前,合作社已拥有省无公害生产基地一个,生产的萝卜、甘蓝、鲜食花生、鲜食玉米、鲜食大豆等5种农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食品,胡瓜、茄子等2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食品。

  “种得出色,还要销得有力才行。”理事长戚信德点出了擦亮品牌的第二个动作。不想被市场淘汰,就要学会占领市场。一方面,合作社特意成立商标管理小组,规范品牌营销;另一方面,借助自身优势,把收购网络遍布萧山围垦,让营销人员的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依靠高素质的经纪人队伍,保证所生产的“万丰天绿牌”鲜蔬菜、冷冻蔬菜,能够畅销省内外各大市场和超市,在杭州、上海、南京等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此外,为了让新鲜无害、价廉物美的“万丰天绿”牌系列蔬菜,成为餐桌“宠儿”,实现更好的销路和更优的价格,合作社学会了为品牌“保鲜”。

  “即使有品牌,东西多了,也肯定不好卖。”合作社的社员表示。于是,“物以稀为贵”的市场“金科玉律”让他们不惜斥巨资兴建4000平方米的冷藏保鲜库一个,实现了农产品错季节销售,丰产丰收两不误。

  冷库建设使得品牌农业的销路多了一层保护伞。2007年3月,花菜大量上市,引发价格一路下跌。最低时,即使每斤7分钱仍然无人问津。合作社当即将冷藏在库中的西兰花等蔬菜出库销售,腾出库位,抢收花菜入库冷藏,收购花菜550吨。 “要是没有杭州天绿蔬菜合作社的冷库,我30亩的花菜肯定只有割掉、倒掉,不值一分钱了。”社员萧阿焕说。

  品牌还是定心丸

  打造“不会说话”的“万丰天绿”品牌的过程,同时也是打造现代农民、聚拢社员人心的过程。

  为此,合作社建立了种植基地社员领导小组,配备有技术监督辅导员,蔬菜瓜果质检员和农资采购供应员,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培养农作物“绿色生产”一条线上的合格农民。他们把无公害蔬菜的栽培技术作为培训重点,参加人数达150人次,为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

  义盛中心供销合作社主任沈伟业介绍说:“合作社不仅为社员提供菜种、化肥、技术支持,还负责按‘保护价’收购蔬菜。合作社就是要让社员吃下定心丸。”

  2008年下半年,白花菜市场收购价大幅走低,收购协议价是每斤1.4角,每斤市场价只有7分,合作社照样按协议的“保护价”进行收购,保护了社员的利益。

  无疑,围绕着“万丰天绿”品牌,合作社已经被成功打造为一个集种植、收购、保鲜、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名牌”合作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