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7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茶叶外汇偿还苏联贷款
茶经济对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复苏的贡献

1952年3月,皖北金寨县胜利完成绿改红任务后,有关人员留影。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茶业复兴的起点,中国茶业复兴又为新中国建设加砖添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建国初期,受帝国主义及其反动势力的封锁和阻碍,我国经济十分困难。1950年2月14日,中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和苏联外交部长维辛斯基分别代表本国签订协定,苏联给予中国3亿美元贷款,中国将以原料、茶、现金偿还贷款本息。协定特别指出以“茶叶”偿还贷款,所以,当时中央人民政府和有关领导对茶叶生产十分重视,决定组织茶农多生产茶叶,特别是多生产红茶,偿还苏联债务。

  因为苏联人民主要喝红茶,为了满足苏联的需要,农业部和对外贸易部除加强和扩大对祁红、宁红、宜红、闽红、湘红等传统红茶区的工作力度外,还要求部分传统绿茶产区实施“绿改红”,扩大红茶生产量,其中,浙江绍兴平水茶区和安徽皖北茶区是国家重点安排的两个“绿改红”茶区。

  “绿改红”,做起来非常复杂,涉及广大茶农切身利益,必须首先解决茶农的思想顾虑,其次还要帮助茶区更换加工机具,培训一系列加工技术,最后还要保证茶农不受损失,既满足国家出口质量要求,又要茶农得到效益。

  浙江绍兴、安徽六安茶地区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他们从传统红茶区聘请许多技术干部和有经验的老茶农,参与这项工作。此外,华东农林部还商调正在学习的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同学参与了这项工作。刚刚得到解放翻身的茶农,觉悟很高,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把“改制红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

  经过各级政府和广大茶农的共同努力,改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红茶产量有了较快的增长。据海关统计数字,1950年,全国出口红茶4835吨,1953年出口达19649吨,比1950年增加三倍多。1950年至1957年,茶叶共计出口23.76万吨,创汇2.84亿美元,接近偿还1950年向苏联借贷的3亿美元债务。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广大茶农、茶区政府以及茶业工作者,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对完成苏联援助我国建设的156项工程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高麟溢)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