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7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力推四项创新 铸造发展引擎
转变工作思路勇夺佳绩 新野联社半年完成全年计划
本报记者 范旷

  今年以来,河南新野联社按照“膨胀存款总量、加大贷款投放、优化资产质量、提高经营效益”的工作思路,改革内部机制,创新金融服务,全面推动业务经营,并结合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经营形势,及时调整策略,针对薄弱环节,果断出击,突出重点。各项业务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完成的预期目标。

  创新信贷品牌

  通过细化升级、研发带动和奖励促动,目前联社已整合出“兴业保”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贷款、“连心锁”农民担保协会贷款、“惠农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金钥匙”仓储质押贷款、“雁回归”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粮满仓”收购粮棉油贷款、“金水道”船民贷款、“光明路”下岗再就业贷款等“八大信贷品牌”,不仅涵盖了服务“三农”的全部信贷业务,也彰显出鲜明的服务宗旨和企业文化特色,如“金水道”船民贷款是基于近几年新野船民在长江黄金水道迅速崛起、不断扩大发展规模,而面临流动资金短缺问题,专门为解决其融资难问题而量身定做的信贷产品,采取抵押授信、联合担保和返还基金弥补相结合的方式,发放贷款35笔3130万元。

  创新信贷服务

  联社深入开展“两大工程”建设,优化信贷投放环境,提高信贷服务效率。一方面,联社从规范操作流程,简化办贷程序入手,为服务信用担保中心会员企业、农民担保协会和小额农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为入会企业103家,综合授信额度3.4亿元(含票据承兑敞口1亿元),票据融资2.9亿元。另一方面,联社主抓创新贷款方式,积极推广龙头项目(企业、合作社、协会)+农户发展模式,重点支持科尔沁10万头肉牛养殖加工、康师傅脱水蔬菜、蔬菜专业合作社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条,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创新增存机制

  联社打破常规,及早入手,抢抓时机,分层公关。一是实行存款增长与业务费用相联挂,加大自营业务考核比重,提高基社增存的积极性;二是实行多项业务组合与发散营销相结合,避免一人一业现象,增强业务人员主动营销的自觉性;三是实行正向激励和末位淘汰机制,适当拉大业务人员的收入差距,并对业务完成好的个人实行重奖,对完成差的末位淘汰,待岗学习。

  创新增效机制

  按照“资产业务增收益、负债业务降成本、经营管理压费用”的工作思路,联社合理调剂资金使用,压缩非生息资产占用,有效地提高资产营运效益。同时,联社大力拓展代理业务,增加代理业务收入:扩大“金燕卡”营销服务,布放ATM机和POS机,鼓励刷卡消费,增加卡收入;为中小企业提供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融资服务,增加票据收入,今年以来累计签发承兑汇票2.41亿元,收取保证金1.68亿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63.8万元。此外,联社实行费用包干管理,控制不合理费用支出,降低业务发展综合成本。

  上半年,通过实施四项创新,联社有力调动了全员工作积极性,各项业务实现了稳快发展,经营效益明显提升。截至6月底,该社各项存款达285245万元,较上年末净增50559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存款的42.83%,位居第一;实现经营利润2521万元,同比增盈2446万元,完成年度计划2500万元的100.84%。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