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7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产品为王”时代农信社需出重拳

□ 本报记者 刘小萃

  “农村金融机构说到底做的就是服务业,经营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最后都会集中到一点,那就是你的服务到不到位。”某业内人士的言辞击中要害。那么对于以农信社为代表的农村金融机构,其服务的载体正是金融产品,如果没有种类丰富、设计完善、独具特色的金融产品为依托,所谓的“金牌服务”只会成为空中楼阁。

  曾几何时,“小额农贷”是农信社叫得响的拳头产品,为农信社的发展立下赫赫战功,但历经几年的改革洗礼,“一拳打遍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从“服务为王”到“产品为王”,农信社在快速变革中已悄然走进“产品为王”的新时代。

  “产品意识”缺失

  “我们地处农业地区,以小额农贷为主,没有对客户进行细分,也没有给小企业客户、个体经商户等设计专门的信贷产品。”一位来自边疆地区农信社的理事长告诉记者,他通过学习考察了解到,一些地区农村金融机构为不同客户开发出各种有针对性的产品,“我们和人家的差距的确很大,回去我们也要着手细分市场和开发新产品的工作。”这位县级联社理事长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经过几年的改革发展,农信社的创新意识和经营理念都有了极大的提升,但这种变化还是和农信社改革之前的发展情况相比,如果和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对比,差距仍然明显。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农村金融竞争主体不断增多,农村信用社仅凭传统信贷业务已无法满足广大农村客户的需求。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村信用社迫切需要根据农村客户的需求开发以消费信贷为方向的个人信贷产品,并健全产品设计、营销方式、服务功能、品牌策略等一系列营销策略。

  产品创新进行时 

   “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加快产品创新步伐”已经成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共识。记者了解到,各地农信社越来越重视新产品的研发,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了农信社新产品的服务。而每一款新产品的推出都充分考虑到了当地经济发展特色和客户的实际需求。

  如山东省农信社就结合本省对外劳务合作频繁的实际,将涉及出国劳务的贷款、本外币汇款和结售等业务有效整合,创新推出了“出国劳务通”业务,为外派劳务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

  而广东中山农信社则是与中山市石岐区办事处、石岐区社保局合作首次推出“鸿寿宝”养老保险贷款业务,以存单质押贷款的方式,帮助石岐区无力一次性缴纳15年养老保险补缴款的老年人安享晚年。

  记者注意到,与农信社相比,综合实力稍逊一筹的村镇银行从一开始就格外重视新产品的开发,以缩小其在业务总量上与农信社的差距。比如不久前刚刚成立的天津北辰村镇银行,就针对个人用户推出“简易贷”系列产品,主要包括:幸福时贷、个人农用机械贷款、致富贷、成功人士荣誉贷等;针对企业用户则推出“快易贷”系列产品,如:储宝联易贷、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中小企业厂房按揭贷款、小企业整贷零偿贷款等。该行负责人坦言,创新快捷的信贷新产品正是他们与农信社竞争的重要手段。

  急需建立研发平台

  虽然各地农信社正在积极探索新产品的开发,但由于农信社现行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各地研发力量极为分散,仅凭自身力量打造出叫得响的产品并非易事,也难以保证好产品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不久前,农行在重庆设立全国首个“三农”金融产品研发分中心。农行将借助重庆统筹城乡试验区的优势,针对重庆“三农”市场的现状,开发出专业性的“三农”金融产品,如农户大额贷款、个人生产领域贷款、农村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产品等。这些产品将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区域的方式,在全国快速复制和推广。

  记者了解到,去年6月,全国各省级联社高管人员曾就《关于建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全国性服务平台的设想》进行讨论。《设想》提出,由一个发达地区的省级联社(合作银行、商业银行)牵头,建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全国性的资金清算、资金调剂、票据业务、代理理财、产品研发、信息交流等六大服务平台。

  谈到建立全国性平台的迫切性,原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赵济堃表示,农行重新转向、政策性银行“转型”、邮储银行设立以及村镇银行渗透,使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农信社的网点优势不再明显,而机构分散却成为明显劣势,因为农行和邮储银行也有庞大的网点,还可以依托总行的全国性服务平台。

  农信社“抱团取暖”迫在眉睫。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肖四如说,由发达省联社牵头组建平台,可以把部分省联社的优势发展为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优势。

  截至目前,记者并未了解到建立此服务平台的明确时间表和实施方案。如果不尽快形成合力,就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军团作战,必将严重阻碍农信社产品创新的步伐。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