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儒商之道 诚信为本

□ 孙子建

  作为中国企业界的一个耀眼群体,历史上的儒商曾经创造出自己辉煌的商业文化。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现代儒商又赋予了儒商精神以新的内容:以德为立身之本、 坚持实践“利”与“义”相统一的价值观、勇于竞争和善于竞争、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些是现代儒商必备的基本素质,但却不是他们全部的素质看点。在这些素质中,诚信,是贯穿始终的一根主线。

  说到诚信,一般人都认为外国企业比中国企业做得好。但实际上,诚实守信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企业素有“为商之道先在于为人”、重义轻利、生财有道等优良传统和美德;历史上著名的徽商、晋商等十大商帮,更是把诚信与商业活动融为一体。可是现在,我国某些企业的诚信怎么就缺失了呢?

  讲起来,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问题并不鲜见。改革开放中的利益大调整和体制上的漏洞,使一部分人急功近利,追逐一夜暴富。一些企业经营不讲诚信、互相欺诈,用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的情况时有发生。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报告,“十五”期间全国工商机关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73万余件、查处消费侵权案件80.2万件、受理消费者申诉361万件……。涉案数量和涉案金额的增长,突显了我国企业经营的诚信危机问题。

  企业间的诚信缺失必然导致交易效率的下降和交易成本的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企业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达40亿份,但合同的履约率只有50%。一些企业故意拖欠客户货款、拖欠银行贷款,还有一些企业玩弄“假破产真逃债”、“假出口真套税”的伎俩来骗取国家钱财。虽然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存在拖欠逾期应收账款的现象,但其总量也仅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我国却已超过5%,是发达国家的10倍至20倍。

  由于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使得企业间互不信任、行同陌路。本来,现代信息技术的提高、网络沟通活动的普及、网上银行和网上购物的开通为降低交易成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人们对诚信的疑虑,使得现实中很多交易行为倒退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始交易状态,使得企业间交易效率下降,交易成本提高,这种做法极大地制约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一些企业财务报告失真,明目张胆地编造假账假数据,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屡有发生……。所有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企业经营诚信的缺失。

  经营不讲诚信,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是有轻有重而已。任何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都有诚信的需求。从前些年的墨西哥危机到阿根廷危机,再到美国安然公司的破产事件,无不说明这个问题。最近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同样是因为信用出了问题,这不仅是对美国金融界的巨大冲击,而且影响到了全世界,让美国公众和世界人民对此都深感震惊。美国大公司的假账问题给我们以深深的警示,它说明,诚信经营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同时也说明,即便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也不能以成熟代替诚信。问题在于社会和企业怎样看待这种不讲诚信的企业和行为。在一个社会中,少数企业经营不讲诚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批企业经营不讲诚信、社会对此类现象麻木不仁、企业之间相互效仿。一个市场信用不好,经济就会衰落萧条;一个企业信用不好,它就很难生存发展,更不要说壮大了。我国加入WTO已有好多年了,世界上仍有一些国家不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市场诚信体系不健全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儒商是一群具有现代人文道德的、有社会责任感的群体,面对企业经营中出现的诚信缺失问题,他们已然联合发起了诸如“诚信宣言”等形式的倡议,并开始从规则、制度等层面上去寻求解题的思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