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根据全国打假会议精神和农业部农资打假工作的部署和安排,上半年,湖北省各级农业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3万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和门店2.54万个次,立案查处各类农资违法案件1480起,进一步规范了农资市场。
第一,重点查处假冒伪劣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渔药和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农资产品。
按照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总体安排,湖北省对假冒伪劣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渔药和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农资产品进行了重点监测。
另外,针对产品质量低劣、社会反映强烈的生产企业或繁育基地,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和其他禁限用农药,“瘦肉精”、“孔雀石绿”等禁用兽药,生产销售无登记证或批准文号、品种审定号、产品质量合格证的农资产品,湖北省农业厅也开展了专项整治。同时还对武汉市大东门、舵落口、荆州小北门等重点农资市场进行了现场规范整顿,彰显了农业部门打假护农的决心。
第二,开展市场抽检,实行检打联动保安全。
今年6月,湖北省承担了农业部2009年第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任务,这也是部、省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暨执法年活动的重要内容。这次监督抽查主要涉及湖北省黄石、鄂州两市豇豆、菜豆、芹菜、普通白菜和韭菜五个蔬菜品种50个样品,明确由各级农业行政执法机构承担抽样并负责督促整改,有效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监管。
第三,加强办案力度,严打各类违法生产经营农资案。
据悉,在今年上半年的打假治理行动过程中,湖北省立案查处各类违法生产经营农资案件1480 起,其中种子825起、农药377起、肥料250起、兽药、饲料等其余案件28起。
湖北省高度重视转基因抗虫水稻种子的监管工作,对涉嫌生产、经营的重点企业、重点个人以及重点使用地区进行了监控和监测。(钱云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