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7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枣树炭疽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办法

□ 青岛农业大学 张立宁

图为枣炭疽病症状

  我国栽培枣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近20年来由于种植枣树经济效益较高,枣树栽种面积还在不断扩大,仅山东滨州市和河北省黄  骅市一带,仅冬枣一个品种栽种面积就达100万亩以上。

  随着栽种面积的扩大,枣树的病害防治也越来越受到枣农的关注,当前已进入7月中旬,枣树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每年这个时候,炭疽病往往开始发生。笔者最近下乡与枣农交谈了解到,枣农对炭疽病的发病规律还掌握不清,他们很想了解枣炭疽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办法。

  发症症状:果实染病后,病部或枣腰最容易受害,最初变为淡黄色,进而出现水渍状斑点,逐渐扩大为不规则黄褐色斑块,中间产生圆形凹陷,病斑连片呈红褐色,造成果实早落,早落的果实枣核变黑。天气潮湿的时候,在病斑上形成黄褐色的小斑点,病果果肉变褐,味道发苦,重者在晒干后仅剩下果核和丝状物连接果皮,不能食用。炭疽病果,果肉糖份低,品质差,多数并不能脱落,非感病部分果实可正常着色,近成熟时发病越来越重,炭疽病一旦在染有缩果病的实果上感染,果褐色病斑的发生非常迅猛,落果严重。枣吊、枣头、枣股受浸染后,前期不表现症状,而以潜伏状态存在,病菌以菌丝体在残留的早吊及枣头、枣股上越冬,和病浆果一起成为次年的初浸染病源。

  发病规律:枣炭疽病一般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发病较重。病菌借露水和风雨进行传播,发病早晚与降雨早晚有关,如果6月份雨水较勤,往往从6月下旬就开始发病,干旱年份发病则轻或不发生。叶片受害或变黄早落,有的呈黑褐色焦枯状悬挂枝头。炭疽病一般零星发生,如能及时防治,一般不会形成大的危害,有时炭疽病也往往与缩果病、浆烂果病交叉感染。

  防治办法:1、清理枣园,树冠下每667㎡可喷施或喷灌2千克免深耕加强树冠下土壤的通透性。春季结合修剪,摘除枣树上残留的染病枣吊并烧毁。

  2、药物防治:进入7月中旬正是防治枣炭疽病的关键时候,可于7月上旬喷施800倍液的噻唑锌加6000倍液的天然芸苔素——硕丰481或1:2:200的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次。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也可以喷50%的多菌灵700倍液加6000倍液的天然芸苔素——硕丰481,对防治炭疽病效果较好。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