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全总结岂能“共享”

赵 华

  近日翻阅了一些企业上半年安全工作总结材料,发现上报的安全存在问题竟然如出一辙,极为相似。追问总结起草者,他们承认借鉴了兄弟单位和网上共性的安全问题。我不禁怀疑,安全问题也可以“共享”吗?安全管理经验和教训确实可以也应该共享,可安全问题居然共享却是严重不负责任的表现。

  安全问题总结“共享”现象具体表现为:“共享”老问题。少数单位查找问题,喜欢拿过去发生的老生常谈的老问题来应付了事。“共享”其他企业的问题,死搬硬套,把别的企业发现的公开问题据为己有,变成本企业的问题进行总结。“共享”突出的问题。一些突出问题,大都是面上的、共性的、普遍性问题,少数企业为回避本单位的真实问题,以“突出”问题取代本企业“个性”问题。

  为何会出现安全总结“共享”现象呢?分析原因有三: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认为安全总结是以总结经验为主,对存在问题就轻不就重,写存在问题只不过是走走场子,做做样子,轻描淡写就行了;二是工作作风不严谨,少数企业的管理者缺乏主动揭短、直面问题的气魄,生怕家丑外扬,影响企业的形象和政绩,查找问题走马观花,浮在面上;三是能力素质较偏弱,查找不到、发现不了本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真实问题,只好滥竽充数,敷衍“交差”。

  希望企业不要再共享别人的安全问题总结,自己主动下基层查找问题,深入车间、班组、现场,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把听取、采纳基层干群意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过,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抠,敢于揭短亮丑,切实找准、弄清、析透各车间、岗位、现场究竟存在哪些问题、症结在哪里,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思路,研究对策,这样才能确保下半年制定的安全措施更有针对性,确保全年安全工作取得好的成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